中國經濟何時見底?國家加大投資的政策效果如何?2009年這些問題依舊是熱議的話題,近日,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副所長畢吉耀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第一財經日報》:如果能夠將金融危機對經濟的沖擊分成幾個階段,目前應該是在哪個層面? 畢吉耀:目前全世界面臨最大的問題是實體經濟衰退,它所造成的危機在目前階段遠大于金融危機的影響。雖然金融危機仍然在深化,但是,發達國家再出現大規模金融機構倒閉的可能性已經不大。 目前實體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加深正互相影響。金融危機的高潮是否已經過去還需要研究,再往下走,如果實體經濟不能止跌回升,可能引起新的壞賬,從而強化金融危機。 目前我國啟動4萬億中央投資和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如果能夠使實體經濟下行的趨勢得以扭轉,逐漸趨于穩定,那么實體經濟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會減緩一些。反過來說,如果實體經濟衰退進一步加深,那么工業貸款、消費貸款出問題,還將導致金融機構進一步的緊縮。 《第一財經日報》:今年全球經濟如此困難,對于中國會產生哪些影響? 畢吉耀:根據我們前期調研,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訂單的減少,雖然國家采取了提高出口退稅率的政策,加大對外貿企業信貸融資的支持力度的政策,但是,這并不能改善外貿出口下滑這一總的趨勢。國家出臺的這兩項政策,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會很大。 外需的減少不但會影響到我國的出口,而且也會影響到我國的一些內需,包括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 去年11月以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大幅下降,今年全球貿易可能出現負增長,外需還會進一步下挫,不排除我國今年的出口出現全年零增長和負增長的可能性。通過出口渠道影響到國內其他行業的增長。 《第一財經日報》:我國目前采取的加大中央投資的方式,能否達到提振經濟的效果? 畢吉耀: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時,我國加大中央投資,對于擴大國際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是一個機會。當時我國經濟處于一個剛剛開始高速發展階段,高速公路剛剛起步、港口建設還有很多要做。因此,1998年中央投資對于拉動經濟增長的效果還是比較大的。 這一次,出問題更多的是發達國家。因此,本輪中央擴大國內投資,投資領域和范圍相對來說就要小了很多。鐵路、災后重建、農村基礎設施是比較大的部分。所以很關鍵的是恢復信心,在外需不能很快恢復的情況下,加快提高國內需求。從做法上來看,我國目前已經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包括提高國內養老金標準、低保補貼,再就是對農村加大補貼等等。 《第一財經日報》:我國2008年底外匯儲備達到19460億美元,在目前的情況下該如何有效利用外匯儲備? 畢吉耀:我國應該適當將外匯儲備調整為物資儲備,雖然目前石油、鐵礦石、銅等等這些資源在全世界探明的儲量是在增加的。但是,首先這些資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其次,隨著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加入到工業化進程,需求會快速增加。 我國還處在一個城市化、工業化發展階段,在可以預見的20年內,對于一些資源產品的需求是越來越大的。總體來看,中國的人均資源不足,石油、鐵礦石、銅等資源仍然短缺。而目前這些產品的國際市場價值已經是相當低了,至少回到了2000年的水平,正是加大儲備的一個比較好的時機,至少比儲備美元要好。 此外,在國外企業戰略收縮的時候,我們可以組織大的國內企業去海外進行一些合作開發,建立一些穩定的資源、能源的供應渠道,這樣未來的保障性會好一些。這樣的機會不是很多,如果明年經濟開始復蘇,價格還會進一步提高。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