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件事情讓人看得云山霧罩。一是關于美元的,印度、日本、韓國以及“金磚四國”等時而說要減持美債,時而又說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不變、將繼續增持美債。一是關于兩大集團的,就在八國集團(G8)財政部長會議剛剛在6月13日結束之時,另一場在形式上針鋒相對的“金磚四國”首腦會議16日在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堡舉行。 其實,兩件事情根子都是一個,那就是美元和美國國債的問題。問題的實質就是這些國家因為擁有巨額的外匯儲備而經濟深深的被美元和美國國債所綁架。根據最近的數據,日本的外匯儲備為1.024萬億美元、韓國的外匯儲備為2267.7億美元。“金磚四國”的外匯儲備總額高達2.8萬億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42%。而這些國家的外匯儲備中,美元所占比重很大。 曾經幾何時,亞洲這些國家和“金磚四國”巨額的外匯儲備和美國國債被當作是這些國家崛起和強大的證據,被人們廣為宣揚。然而高昂的外匯儲備和美國國債,其實質只不過是帳戶里的一些電子數字和保險庫里的一堆美國人開出來的綠條子而已。為了這些電子數字和一堆綠條子,這些國家付出了巨大的自然資源和無數的人力資源、環境遭到破壞,出口大量的商品供應美國過著奢華的生活。 美國不是聚寶盆,大量的貨幣被其他國家儲存、巨額的國債被其他國家持有,最終必然會發生兌付危機和信用危機。美國歷史上的兌付危機和信用危機不是沒有發生過。上個世紀70年代初,美國就終止了兌換黃金的法定義務,最終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如今美國深陷百年罕見的危機之中,經濟衰退、失業率節節攀高、債臺高筑,信用風險日益成為現實。因此,回避美國國債和美元資產,是非常自然的選擇。 這次危機爆發以來,亞洲和“金磚四國”質疑美國國債的聲音不絕于耳。但是盡管金磚四國帶頭質疑美元和美國國債,但是5月份又增加了6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美國國債。6月3日以后,亞洲幾大央行公開出面力挺美元和美國國債。就在“金磚四國”6月16日葉卡捷琳堡會議期間,俄羅斯財長再次出面力挺美國國債和美元的儲備地位。這種對美元和美國國債欲拒還迎的態度,說明這些國家的經濟已經被綁在了美國國債之上,而且是主動綁架上的。 目前,亞洲和“金磚四國”的美元儲備占GDP的比率已相當高。目前,中國大陸、日本、俄羅斯、巴西、香港、臺灣、印度、韓國分別持有7635億、6859億、1370億、1260億、809億、783億、385億、354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如果減持美國國債,美元將急劇貶值,自己手中持有的美國國債必然大幅度貶值縮水。一旦減持幅度過大,還必然導致美國國債發不出去,最終美國聯儲必然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屆時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雙管齊下,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可能崩潰,這些國家手中持有的美債等美元資產可能真正成為了綠色的廢紙。因此,明知風險越來越大直至不可收拾,還必須不斷增持,這種類似原來股市莊家高位護盤的情況,就是亞洲國家和“金磚四國”目前面臨的窘境。 目前這個窘境還無法打破,而且環境還在惡化。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未來美國國債崩潰和持有巨額美國國債的經濟體崩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然而,目前各國解救危機的措施、國際間的經濟共識等,卻是抱薪救火。因為這些措施和共識,是把槍口對準現有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包括美元的國際儲備地位,把希望寄托在國際自由貿易上。前者會加速美元和美國國債的崩潰,也會導致持有巨額美國國債的國家經濟崩潰。后者會加劇目前的國際貿易失衡,導致目前的問題累積的越來越大。 唯一緩解這個窘境并走出困局的就是,國際經濟徹底轉型、國際貿易走向平衡。因為亞洲和“金磚四國”的巨額美元儲備的問題不是現有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出了問題導致的,而是世界經濟發展模式和國際貿易失衡導致的。國際經濟徹底轉型,就是美國消費的東西基本上*自己生產,亞洲自己生產的東西要*自己消費掉。國際貿易平衡,就是國際上再也沒有巨額的貿易順差國和逆差國。達到了這個要求,也就沒有大量的美元和美國國債被海外持有的問題。在國際經濟徹底轉型之前,解決目前的燃眉之急的辦法就是:對美貿易巨額順差國大幅度的減少對外出口和對美出口,美國大幅度的減少進口尤其是大幅度的減少從對美順差國的進口;目前持有巨額美元儲備的國家則一次性的巨量增持美國國債。這樣做,前者可以減少手中的美元的增量,逐漸擺脫被美元和美國國債綁架,后者則避免美國國債和美元的崩潰以維護手中資產的安全。 因此,亞洲和“金磚四國”正確的做法不是另起爐灶建立新的超主權的國際儲備貨幣,而是大幅度減少對外特別是對美的貿易順差,快速的達到進出口貿易的平衡;在貿易平衡以后,不再增持美國國債。成功的這樣做以后,就逐漸地擺脫了美國國債的綁架,經濟自主性也就大幅度提升了。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