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V形、W形、L形……在各方人士激辯全球經濟的最終走向時,2009年已經悄然過半。盡管見解不一,但在跨過半年這道坎兒之后,外界對經濟前景的展望似乎總比年初時明朗一些:全球整體經濟下滑速度放緩,主要經濟體閃現零星復蘇跡象。專家普遍預計全球經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開始復蘇,但恢復到正常水平尚需數年時間。 經濟刺激方案成效初顯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紛紛增加財政投入,陸續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去年11月,中國政府宣布總額4萬億元人民幣的投資計劃,走在了全球主要經濟體前列。對此有海外媒體報道稱,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在全球衰退之際,大規模刺激計劃成功保持了中國經濟的增長。 與此同時,美、歐等發達經濟體一直在為恢復本地經濟注入資金。歐盟在去年11月投入2000億歐元,用于擴大公共開支、減稅和降息。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也把上任后的頭把火點在了經濟刺激上,履新未滿一個月就推出總額787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 隨著經濟刺激資金陸續開始發揮效應,自5月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多項經濟數據開始轉好:美國5月消費者支出和收入雙雙實現上揚;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6月IFO商業景氣指數實現連續第三個月上升;法國6月商業信心指數也高出此前預期,預示投資者預期轉好。 由此可見,經濟刺激計劃產生的聯動效應已經為經濟增長埋下了引擎,盡管到目前為止其動力作用尚未完全顯現,但“預熱”基礎已經鑄成,恢復增長只是時間問題。 經濟衰退速度有所放緩 全球經濟的復蘇或可從兩方面加以考察,其一是全球經濟整體發展狀況,其二是主要經濟體表現。就前者而言,分析人士日前普遍認為其將呈現U形復蘇。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就預計,如果全球應對措施得力,世界經濟增長將可能出現U形轉折,在2010年前實現復蘇。 個別經濟體的復蘇路線圖則可能大相徑庭。有關人士預計美國可能呈現L形增長,即陷入較為長期的低谷或增長較為緩慢,但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羅默日前樂觀表態稱,其對美國經濟正接近企穩抱有信心,美國經濟有望實現V形復蘇。 新興經濟體在本輪危機中的表現堪稱搶眼。盡管無法持續保持此前的強勁增長勢頭,但在一些權威機構將發達經濟體增長預期陸續下調至負值時,這些機構對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經濟體實現正增長仍抱有信心。 盡管全球經濟的復蘇之路到底沿著哪一條曲線延展尚無法給出定論,但可以看到的是,無論是全球整體還是個別國家的經濟衰退速度都已有所放緩。而目前最大的懸念或許是,這一次全球經濟的回升是要繼續*發達國家的恢復帶動,還是由新興經濟體擔綱領銜。 復蘇風險不容小覷 世界銀行在上周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調降了對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期,此舉為幾個月來持續膨脹的市場樂觀情緒切切實實地澆了一盆冷水。但就在此后不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其半年度經濟展望報告中上調了30多個成員國的經濟前景預期。主要機構在這一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證明所謂的“預測”只能提供一個參考值,對全球經濟最切實的研判,應該立足于當前存在的現實問題。 失業率飆升是經濟恢復增長可能面臨的最大問題。數據顯示,美國5月失業率升至9.4%,達到26年來最高水平,而自美國經濟2007年底陷入衰退以來,全美失業人數已達630萬,僅次于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紀錄。 在失業問題的困擾下,作為經濟晴雨表之一的房地產市場也承受巨大壓力。數據顯示,標準普爾/Case-Shiller美國房價指數在2006年7月觸及記錄高點后,至今已累計下跌近三成。參與創立該指數的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羅伯特·席勒稱,美國房價的跌勢可能還會持續數年。《華爾街日報》認為,只要房地產價格下滑,銀行就會遭受更多的損失,消費者就會保持謹慎,經濟復蘇就會“氣若游絲”。 復蘇蘊藏的另一大風險是全球貿易的萎靡不振以及由此引發的貿易保護主義。世界貿易組織(WTO)3月份發布的報告預計,2009年全球貿易額將下降9%,創二戰以來最大降幅。經合組織則更為悲觀,預計全球貿易總量今年將下降13.2%。貿易疲軟促使各國采取不同程度的保護主義措施,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就此警告稱,保護主義恐將扼殺全球經濟復蘇,“需要繼續密切關注。” 在評估全球各國應對危機的舉措和成效方面,半年時間或許太短,但終究已顯露出些許端倪。而全球經濟究竟是在接下來的半年里實現復蘇,還是在更遠的未來恢復增長,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