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消息見諸媒體后,美元指數應聲急速拉升,從80.30下方升至80.70以上。這已不是美元第一次“死里逃生”,在前不久的金磚四國峰會前夕,類似的一幕也曾在匯市上演。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短期內美元作為頭號儲備貨幣的地位仍相當穩固,但美元近期患上的“超主權綜合癥”充分表明,針對國際儲備貨幣體系的改革已是箭在弦上。
一、中國歡迎穩定的美元
金磚四國的應邀參加,讓這周在意大利舉行的八國集團系列首腦會議承載了更多的改革使命,特別是對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儲備貨幣體系。對于戰戰兢兢的美元來說,過去幾天意外傳來了不少的好消息。
陪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到訪意大利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5日在羅馬說,創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目前只是學術界的討論,不是中國政府的立場。胡錦濤主席將出席9日在意大利拉奎拉舉行的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
在中國代表團舉行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有媒體提及俄羅斯再次重申要在即將舉行的八國峰會上討論創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的問題。對此,何亞非說:“美元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儲備貨幣,我們相信在未來幾年里也是如此,這是現實。”
不過他也表示,目前學術界在討論創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的設想,但這不是中國政府的立場。
何亞非進一步表示,美元是當今主要的國際結算和儲備貨幣,美國政府有責任保持美元的穩定。多年來,許多國家都呼吁美國政府要采取行動維護美元幣值的穩定,中國也對美元資產的安全表示關切,“這很自然”。他說,中國歡迎美國政府切實努力維護美元的穩定。
無獨有偶,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近日在接受意大利媒體采訪時也對美元發表了正面評論。克里姆林宮網站上周日發布的采訪內容顯示,梅德韋杰夫稱,美元和歐元的儲備貨幣地位目前無可替代。
二、美元患上“超主權綜合癥”
在中俄之前,美國的盟友日本也公開表示了對美元的支持。日本政府一位負責G8峰會協調的高官上周五表示,主要國家應該支持美元作為重要國際儲備貨幣的角色,盡管關于創建新的全球儲備貨幣的呼聲不斷高漲。
該官員稱,現階段很難實現由一種其他貨幣替代美元的頭號儲備貨幣角色。他表示,日本反對任何可能“不必要地”削弱美元價值的措施。
受到上述利好消息刺激,美元匯價6日盤中急速拉升。6日亞洲交易時段,美元指數一度從80.28附近急升至80.72,瞬間漲幅超過0.5%。截至北京時間6日17時14分,美元指數報80.68,接近兩周高點。
市場人士注意到,美元近期似乎患上了明顯的“超主權綜合癥”。國際上傳來的任何有關“超主權貨幣”的消息,都不時令美元上躥下跳。
最近一次是在上月26日,當時中國人民銀行發表了一份金融穩定報告,其中提到“需要創造一種與主權國際脫鉤、并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當天盤中,美元指數一度跳水逾0.8%。上周三,因為路透的一則有關中國等國家可能要求G8峰會討論超主權貨幣的消息,又在匯市掀起波瀾,美元再度大跌。只是在隨后中國方面表示未曾聽聞相關報道后,美元才重新回穩。
在上月16日的首次金磚四國峰會期間,美元匯價也連續大幅波動。由于會前俄媒體盛傳本次會議會探討超主權貨幣問題,美元匯價在會前一周持續跳水。不過,此后俄政府澄清說,四國領導人不打算在這次峰會討論新的全球儲備貨幣問題,美元隨即出現反彈。美元類似的大起大落走勢也曾出現在更早些時候的倫敦G20全球金融峰會期間。
三、貨幣體系改革箭在弦上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元問題上,新興經濟大國頻頻發出看似前后矛盾的信息,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這些國家的難處。不少新興國家仍大量持有美元國債,且短期內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不時“敲打”美元,一方面可能是煞煞美元美元的威風,讓美方負起責任,但同時并不指望能迅速推翻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國內一位知名金融專家坦言,超主權貨幣的主張,“一方面'太虛’,讓其他有意推進改革的國家難以接受。同時也會讓美國不高興。”相比之下,更現實的選擇可能是推動加快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特別是多元化。
何亞非在出發前往意大利前表示,中方一方面希望美元匯率保持穩定,但與此同時,當前金融危機暴露出國際金融體系的弊端,中方希望將來國際貨幣體系能夠多元化,這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