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銀行的亮麗財報不代表整個美國市場狀況,只有完成了系統性的監管體系改革,美國銀行業才能真正恢復健康。”7月18日,羅杰·邁爾森(Roger Myerson)對本報記者說。 當日,這位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第六屆企業家高層論壇上發表了題為“全球金融體系:面對危機的反思”的演講。 令聽眾始料未及的是,這位以博弈論貢獻聞名全球的芝加哥大學杰出教授,卻在演講中圍繞中國宋代的科舉制度和儒家思想展開闡述。 在演講結束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之際,羅杰·邁爾森闡釋,科舉和儒學都是為了平衡權力而產生,直接推動了商業活動在缺乏商業法律的中國古代繁榮發展。 由此出發,羅杰·邁爾森進一步強調了權力制衡和產權保護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國要想吸引國際金融投資,首先必須完善對投資者的法律保護。 他還指出,“我覺得奧巴馬政府應該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系統性風險防控上,而不是把推出財政刺激計劃、救助單個金融機構放在首要位置。” 完善法律:確保“水往低處流” 《21世紀》:你在演講中說中國應該停止購買美國國債,實現“水往低處流”去吸引全球資本,但據上周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中國還在繼續增持美國國債,水還在往高處流,這是為什么?中國如何才能有效地吸引國際投資? 邁爾森:我想這主要是因為美國金融業有更好的投資者保護政策。要吸引外部投資,必須要讓全球對投資中國有信心,讓他們的投資受到保護。當人們購買中國公司股權的時候,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非常重要。比如,需要有完善的會計制度向外界進行財務信息披露,當公司內部出現虛假信息或者欺騙投資者行為時,外部投資者應能夠通過法律途徑來保護他們的投資。 《21世紀》:有經濟學家認為,東亞各國把外儲投資美國債券,主要是因為亞洲缺乏足夠大的債券市場,缺乏有分量的金融中心,你同意這種看法嗎? 邁爾森:構建債券市場和股市的基礎是什么?不僅僅是一個交易中心,更重要的是對投資者的保護。所以,關鍵是法律體制的建立。全球金融中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交易中心,而是建立在堅實的法律基礎之上的。 必須實現有效的監管改革 《21世紀》:你如何評估美國銀行業目前的狀況?以高盛為首的幾大銀行最近公布的二季度財報都很不錯,這是否意味著美國銀行業已經恢復健康? 邁爾森:在這輪金融危機中,我們的確發現了銀行業和金融業的很多漏洞并進行了補救。但只有通過修改法律和監管改革,才能給投資者真正注入信心,銀行業才可能進一步恢復和擴張業務。 目前,一部分銀行可能看起來還不錯,最大的幾家銀行可能已經迅速恢復過來,但對于大多數中小銀行而言,只有監管改革到位,才可能獲得投資者的信心,監管改革有利于中小金融機構與大機構進行競爭。 目前的情況的確比幾個月前有所改善,但我覺得銀行業應該做得更好。部分銀行的業務強勁,也是因為一些銀行退出了市場,競爭程度降低。我認為真正健康的銀行業,需要有更多的銀行恢復健康,而不是少數幾個公司。要做到這一步,就必須進行有效的監管體系改革。 《21世紀》:你怎么評價奧巴馬總統上月推出的監管改革計劃? 邁爾森:我認為現在這個計劃中還沒有足夠的具體措施,大家都知道不應該實行過度監管,但在某些特定領域的確需要加強監管,比如,最需要改革的就是債券評級機制。蓋特納上月宣布的這個計劃,只是宣布會建立一個新的委員會執行監管,但沒有回答如何進行監管這個問題。 我覺得奧巴馬政府應該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系統性風險防控上,而不是把推出財政刺激計劃、救助單個金融機構放在首要位置。 迫切需要改革《破產法》 《21世紀》:你在演講中強調好的監管體系必須規則明確,那么你認為這些監管標準應該如何體現?資本金比例會是一個重要的改革指標嗎? 邁爾森:要等到監管改革方案遞交到國會表決,我們才會知道真正會有哪些改變,現在很多改革的細節都還沒有確定。 我認為債券評級機構和資本金比例可能是最重要的兩個改革領域。債券評級機構需要進行一場根本性的改革,資本金比例的確需要進行某種形式的改變,特別是應該針對大金融機構采取更高的資本金比例。當我們討論很多機構“大到不能倒”的弊端之時,我們應該探討如何避免金融機構發展成這樣的龐然大物。對大金融機構采取更高的資本金要求,其實就可以激勵金融機構不要往龐然大物的方向發展。 此外,美國迫切需要改革的是《破產法》,銀行在金融危機中的破產會比平時破產產生更為巨大的系統性風險,我特別建議對《破產法》進行研究和修訂,允許在金融危機下對銀行和公司的破產采取特殊的程序,這樣才能為防范下一輪金融危機做準備。 《21世紀》:在監管改革白皮書中,美聯儲被賦予監管系統性風險的重任,這是否是正確的改革方向? 邁爾森:我不知道,但我對此非常擔憂。監管方案并沒有講新的監管機構會有什么具體權力,這就會產生很多疑問,比如,監管總是會成為政客的借口來否決一些好的經濟決策。我擔憂,美聯儲已經非常明確地把控制通貨膨脹和防通縮作為首要任務,現在要美聯儲擔任新的任務,這就給它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我對賦予美聯儲如此廣泛的權利非常擔憂,我更希望建立一個與美聯儲相關但卻是獨立的機構來承擔監管系統性風險的職責。 陷入第二波危機可能性很小 《21世紀》:你認為美國經濟是否會出現第二波危機? 邁爾森:我不能預測下一輪危機,但我認為危機過后,人們現在都非常謹慎,所以在未來幾年內出現第二輪泡沫破裂的可能性很小。我認為短期內對銀行業已經實現了非常嚴格的監管,這讓我有理由相信短期內不會再有大量銀行倒閉,經濟再度大幅度下挫。 《21世紀》:很多經濟學家非常擔憂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但上個月的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卻鎖定了長期低利率政策,你覺得美聯儲什么時候應該收緊貨幣政策? 邁爾森:美國現在失業率接近10%,但沒有出現通貨膨脹,反而存在通縮的威脅。所以現在應該擔憂的是通縮,而不是通脹。如果過早地擔憂通脹,會對經濟造成很大的傷害。即使未來出現一定程度的通脹,只要失業率仍然維持在高位,我認為就不應該把政策重點放在對抗通脹上。美聯儲購買公司債券是因為金融業此前的杠桿率過高,現在普遍在進行去杠桿化,而在降低杠桿率的情況下要保持原先的資產運營規模,銀行就需要更多的資本金,現在美聯儲就是提供這部分資金。這部分資金是被銀行業作為資本金保留起來,并沒有進入流通體系,所以不會導致通脹。只有當金融市場實現穩定,銀行業覺得可以加快提供信貸的時候,這部分流動性才可能導致通脹,這時美聯儲才應該收緊貨幣政策。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