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不斷下跌的金價已累計下挫近三成,繼4月中旬暴跌后,上半年最后一個交易日(6月28日)國際金價更是跌至1200美元/盎司成本價區間。業內專家提醒投資者,“成本價”不一定是“止跌價”,“急剎車”后金價仍有下“砸”空間,投資風險大。 金價持續“疲”勢 “全球平均采金成本在950-1150美元,國際金價正在不斷接近黃金礦產開采的綜合生產成本。”上海黃金交易所專家顧問李駿說。 業內專家表示,雖然黃金價格是全球金融市場交易的結果,金礦并不具有定價權,但金價低于開采價格“甩賣”,將壓榨黃金生產商利潤,使其面臨停產歇業風險。 “中國大媽”再出手 金價不斷下挫,讓多數4月底搶購黃金飾品的“中國大媽”被套牢。5月以來,“中國大媽”們一直“按兵不動”,但當國際金價6月底跌至“成本價”后,各地的“中國大媽”們有些按捺不住。 據綜合媒體報道,黃金價格上周末再次大跌后,南京、廣州、長沙等地金店內人氣漸旺,雖然沒有出現一些“豪單”“大單”,但出現了不少“階梯式”購金的市民。 金價仍有下“砸”空間 “成本價不是止跌價,也不是底線價。”李駿說,不要以為跌到了成本價就不會再往下跌,雖然在6月底暴跌后國際金價在本周一、二連續2個交易日收陽,但這波回調難改金價下跌大勢。 采訪中,多數專家表示“堅決”看空,認為金價下行趨勢不會因為短暫的反彈而發生改變。“當前市場關注的重點是歐洲貨幣政策決議以及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的公布。”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