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瑟雷安·伊坎(Carl Celian Icahn),全世界最不希望看到戴爾公司私有化的人一定是這位76歲的猶太老頭。 今年2月,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原本可以毫無障礙地重新控制戴爾公司——與PE公司銀湖合作,以每股13.65美元的價格回購公司股票,完成回購規模達到244億美元的私有化過程。然而,伊坎,這個凈資產超過200億美元,2013年福布斯富豪榜全球第26位的“老家伙”有些不太情愿。 3月初,伊坎請求股東迫使公司取消該回購交易,并發放每股9美元的股息以期影響股價。月底時,他又通告戴爾公司董事會特別委員會,自己要購買公司的控制權。直到今年5月,私募巨頭黑石宣布退出這場競標戰,于是一場介于伊坎、邁克爾·戴爾的爭奪戰已經展開。 7月18日,戴爾股東大會即將召開,伊坎能否染指并且左右這家世界第三大電腦公司——戴爾,將終見分曉。 “美國商界最危險的人” 今年年初,美國《福布斯》雜志對伊坎進行采訪,標題正是“美國商界最危險的人”。 “企業狙擊手”、“激進投資者”、“最成功的投機家”等,過去四十年里,伊坎這個名字,給美國商業界制造了不少麻煩,為他自己和集團投資者賺取了大把銀子,同時也收集了不少外界送給他的名號。 不論被冠以什么樣的稱號,富有、對商業游戲著迷、對買賣拋售精通、對資本市場和企業經營有著敏銳的嗅覺和獨特判斷力,一直以來,伊坎得意于自己的“歷史成績”,對于在商場上留下的帶有伊坎標簽的案例,也頗為津津樂道。 伊坎的辦公室位于紐約曼哈頓歷史悠久的通用汽車大廈(GM Building)頂樓,在這間用木地板裝飾的房間和走廊里,到處陳列著過去四十年里,美國金融史上“伊坎式”的出名案例,比如惡意收購(hostile takeover)、代理權之爭(proxy fight)以及董事會襲擊(board assaul)帶來的戰利品。其中包括環球航空公司(Trans World Airlines)的飛機模型、ACF工業公司(ACF Industries)生產的玩具火車,前者奠定了他作為頂級交易員的名聲,而后者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一直是他的“私人提款機”。 摩托羅拉[微博](Motorola)、米高梅電影制片公司(Metro-Goldwyn-Mayer)、德士古石油公司(Texaco)、納貝斯克公司(Nabisco)……伊坎對于企業的“征服史”,幾乎是美國商業界大公司的“波折史”。 “我是伊坎……”,幾乎所有公司的CEO都害怕接到這樣的電話,這很可能意味著“麻煩”的開始。 一戰成名 在伊坎管理經營的“伊坎報告”(Icahn Report)網站上,他的“發跡史”被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他在“About Me”的板塊中寫道,“我的職業生涯開始于1961年,而在一位叔叔的幫助下,1968年我在證券交易所購買了一個席位,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 然而,在媒體的報道中,伊坎則更像是《泰坦尼克號》里在酒館中賭博的杰克。有好事者翻出舊賬,稱伊坎當年在做股票經紀人時依*投機技巧的確輕而易舉地賺取了4000美元的原始資本,不過他在第二年就全都賠了進去。 也許是意識到自己在專業知識上的不足,大學都沒能畢業的他開始以驚人的毅力抽出時間上夜校充電,從零開始學習會計、證券分析等基礎課程。 在漫長的70年代里,伊坎只是周旋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買賣。但他已經做好了出擊的準備。 真正讓伊坎“一戰成名”的是1985年,對環球航空公司漂亮的惡意收購。1984年初,環球航空集團進行了一次拆分,集團高管們當時認為狀況不佳的航空業務不會吸引他人的注意。他們不知道,伊坎已經召集了一大批資金雄厚的合作伙伴做好了獵食的準備。從1984年9月開始,他們開始以不為人注意的小額交易,在10美元左右頻繁買進環球航空的股票。 1985年4月29日,伊坎持有的股票終于超過了5%。按照規定,他必須在10天之內向公眾披露其股票持有情況。也正在此時,伊坎突然開始瘋狂買入,在短短10天規定的披露期內將持股數量又增加了16%。 直到5月10日,伊坎正式向監管方公開持股情況,并表示將會尋求環球航空的控制權。此時,股價升至每股17~19美元,5月21日,伊坎承諾將以每股18美元的價格買下公司所有剩下的股票。 這時才意識到大事不妙的環球航空公司決定向紐約的聯邦法庭起訴伊坎。在打官司的過程中,伊坎的股票持有量從25%上升到32%。到了8月初,伊坎手中已經握有45.54%的普通股;到10月,這個數字達到了52%。 這場惡意收購的結果是,憑借著投資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伊坎和他的合伙人們系統而有計劃地將環球航空公司的資產變賣殆盡。伊坎本人獲利約1.5億美元。 看中一家公司,以低價大量購買公司股票,獲得進入董事會的機會,之后推進公司管理或決策改革,讓公司股票價格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然后迅速套現,伊坎的惡意收購手法聽起來并不復雜,卻在此后以這種方式先后盯上過20多家企業。 草叢中伏擊的孤狼 《財富》雜志稱伊坎為“美國最熱門的投資者”,“不管你信不信,現實中的伊坎是一個復雜而又多才多藝的人——他精通多種賺錢之道,可能為股東賺的錢比這個星球上的其他任何投機者都多。” 正如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的億萬富豪領導者利昂·布萊克(Leon Black)在今年早些時候向媒體表示的那樣,伊坎“既聰明又無情,他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雖然他并不總是正確的,但我永遠不會跟他進行對賭”。 “邁克爾可能已經把自己弄得一團糟。是他將自己放在一個可能失去自己公司的位置上。本來,奪走他的公司將非常艱難,因為他持有15%的股份。”隨著正式買入戴爾公司日子的逼近,越發能感覺到伊坎的洋洋得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他甚至表示自己在著手準備一個沒有邁克爾的戴爾公司計劃。 在Robert Shiller教授主辦的耶魯大學金融市場公開課上,伊坎進行了客座演講,在回答學生提問應該如何提升企業CEO的管理水平時,伊坎則毫不客氣地表示:“我認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應該離開公司。” 這是一個極具自信的“小老頭”,在演講的過程中,他甚至毫不避諱地表示,在期權領域,“很可能,在華爾街我是最了解這一方面的人。” 而對于自己慣用的“低買高賣”投機行為,伊坎卻并不認同,“我是在參與企業的管理和經營,試圖把糟糕的經營引向正確的地方,至于你們說的那種企圖,我并不這么認為,在我們的手中,也有一些持有超過十年的企業。” 伊坎是一頭在草叢里伏擊的孤狼,除了直接,他自然也有狡猾、佯裝的一面。 然而,伊坎這次碰上的對手并不容易擊倒。雖然面臨各方面的壓力,持有15.6%股權的邁克爾·戴爾依然堅持到現在,一直不肯同意伊坎將私有化價格提升到14美元的要求。 伊坎并非未遇敗績。在摩托羅拉董事會席位的爭奪中,他就以45%的票數敗北。戴爾爭奪戰,最終是邁克爾·戴爾妥協,還是卡爾·伊坎敗北呢?答案即將揭曉。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