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6個月前上證報所預測的那樣,2013年成為全球“貨幣戰爭”的元年。在日本力推“安倍經濟學”、美聯儲持續量化寬松、歐洲央行繼續降息的示范效應下,全球掀起了新一輪的寬松浪潮。 流動性的泛濫,推動了美國、日本、歐洲的股市在今年開年后一路走高,道指、標普500指數接連創出歷史新高;日本股市則在短短幾個月間近乎翻番。與此同時,量化寬松也帶來了另一個后果——貨幣競貶,為了在經濟低迷之際拉動出口,各國決策者們從喊話、降息到直接干預匯市,上演了一幕幕好戲。 安倍經濟學火了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今年著實在全世界“火”了一把,倒不是因為他時隔3年多后重新奪回政權,而是要歸功于他造出的一個概念——安倍經濟學。 從去年底安倍可能出任日本首相的消息剛剛傳出,日本股市就進入了所謂的“安倍行情”。從去年11月到今年5月,日本股市最多時接近翻了一番。安倍在競選時就高調宣布,自己當選首相后要推動激進的貨幣寬松和財政刺激政策,幫助日本走出長期的通縮,提振日本經濟。 為了推動落實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安倍上任不久后便任命“聽話”的原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出任日本央行總裁。在今年4月初、也就是自己上任后的首次會議上,黑田拋出了宏偉的量化寬松計劃:在兩年內向經濟注資1.4萬億美元,以實現通脹率升至2%的既定目標。這是日本央行首次為1月份提出的新通脹目標設定達成期限。 除了貨幣寬松,安倍經濟學還包括財政刺激和經濟增長戰略等內容,外界將此稱為安倍晉三的“三支箭”。安倍上月發布經濟振興計劃時雄心勃勃地表示,他的計劃能夠幫助日本重新找回在過去20年經濟不景氣時期損失掉的50萬億日元(5010億美元)的國民收入。 最近的一些發展表明,安倍經濟學似乎對日本經濟起到了一定作用。比如,日本經濟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達到了3.5%,為一年來最快增速。另外,最近日本的食品價格出現上漲趨勢,一些人猜測這可能成為物價全面走高的前奏,有助于日本實現2%通脹目標。不過,很多專家也提醒說,對于已經經歷了連續15年價格下降的日本而言,要逆轉通縮、實現2%的通脹目標并不容易。 貨幣戰不斷升級 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微博]認為,簡單*印鈔票來刺激經濟,也許短期有一點點效果,但長期是不可能實現的。他表示,如果印鈔就能產生長久的經濟增長,那根本不需要等到安倍,以往很多國家的政府和央行都可以采取類似做法,但歷史上卻并無這樣的成功案例。 在日本國內,最近一個多月來股市、債市的劇烈波動,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日本投資人對于“安倍經濟學”有效性的懷疑。 另一方面,日本的政策對于全球其他國家卻帶來了巨大的外溢影響,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日元的持續走低。 受到量化寬松政策影響,日元匯價今年以來持續走低。美元對日元一度突破100大關,創四年多來新高。自去年11月以來,日元的累計貶值幅度接近30%。 專家表示,日本的量化寬松和日元持續貶值,加劇了全球套利交易活動,這也為市場的波動埋下隱患。過去兩個月全球股市、大宗商品的劇烈波動,很大程度上也與日元套利交易的快速平倉有關。 另外,日本的政策還加劇了貨幣戰。匯豐銀行認為,安倍的政策壓低了日元,這使得日本的主要出口競爭對手成為“靶子”,受影響最大的包括德國、韓國以及中國,這些國家出口產品以及出口地區均或多或少與日本有交*。 日元狂貶,在今年上半年的多數時間里都在推高其他貨幣,特別是新興市場貨幣,令貨幣戰爭的硝煙不斷彌漫。今年4月的IMF春季年會期間,“競爭性貶值”成為參會的G20代表和國際機構最關注的話題之一。IMF明確提出,各國要努力避免競爭性貶值,以及任何形式的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 知名經濟學家羅奇則指出,以美歐日為代表的量化寬松可能導致貨幣貶值,而以貨幣貶值換取經濟增長,不可避免會以他人市場份額的損失作為代價。 今年5月13日,美國人費舍爾領導的以色列央行公開宣布,通過降息來加入愈演愈烈的全球貨幣戰。央行表示,降息將“幫助縮減以色列與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利率差,從而降低謝克爾的升值壓力”。這是該行一個月內的第二次降息,但也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預期之外的降息。 在美歐日利率低企和量化寬松的背景下,今年直到5月中旬,以色列、泰國、韓國、土耳其、澳大利亞等許多國家的本幣都出現了顯著上漲,并促使當局采取了降息措施來平抑本幣升值壓力。此外,很多國家還通過直接干預匯市的途徑來壓低本幣。 全球掀起降息潮 在經濟繼續“弱復蘇”的背景下,各國出于壓低本幣的應對政策舉措,在今年上半年掀起了新一輪降息高潮。 盡管美聯儲從5月中下旬開始發出了隱晦的退出信號,但在今年上半年,美國依然保持著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在持續的流動性支持下,美國股市今年上半年的絕大多數時間里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升勢,兩大指數不斷刷新歷史最高點,與大洋彼岸同樣受益于強力QE的日本股市遙相呼應。 美國“老大”維持寬松,全球其他國家自然也不會落下。今年5月2日,蟄伏了十個月的歐洲央行再度出手,把已經在1%以下的基準利率再降25基點,至0.5%,再創歷史新低。歐洲央行還表示,將在必要的情況下繼續為歐元區銀行提供無限制流動性,這項措施至少會持續到明年7月份。 分析人士指出,歐洲央行此次降息主要為改善歐元區悲觀的經濟預期,但另一方面,德拉吉旨在打壓歐元、促進歐元區出口的用意也相當明顯。 在那之后,印度、澳大利亞、越南、斯里蘭卡、波蘭、韓國、土耳其等十多個經濟體相繼宣布加入降息大軍,5月份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降息月”。 曾在今年2月預言“全球貨幣大寬松第三季”的大摩5月初發布報告稱,全球寬松“第三季”仍將繼續。 以菲爾斯為首的大摩研究團隊認為,全球央行急于再度放松政策,主要考慮日本無限量化寬松帶來的貨幣戰爭威脅、全球通貨緊縮趨勢以及全球經濟同步放慢等因素。盡管在經歷最近一波密集降息后,這一輪貨幣寬松的大頭可能已經過去,但現在對寬松說再見還太早。 根據彭博的統計顯示,自2007年6月也就是這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央行在過去六年中已累計降息超過510次,凸顯各國央行為了刺激經濟和壓低貨幣而不惜代價。 時至今日,即便全球“頭號央行”美聯儲已萌生退意,降息浪潮卻仍在翻涌向前。3日,波蘭央行宣布,降息25基點,將利率降至歷史最低的2.5%。而同樣在本周議息的澳大利亞,盡管這周沒有馬上行動,但央行行長斯蒂文斯也發出了要進一步降息以刺激經濟的強烈暗示。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