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內黃金消費量首次突破1000噸,達到1176.40噸,同比增長41.3%,黃金消費量約占全球實物黃金消費的27%,成為全球最大黃金消費國,同時,中國也成為2013年全球黃金進口第一大國。 在2013年,產量、消費量和進口量均拿世界第一的中國無疑有著更大的雄心:要和華爾街扳扳手腕。中國的黃金產業自然不會像大媽們那般狂熱,他們的信心除了上述的數據外,還來自于一系列的證據:2011年—2013年國內黃金產量、消費量年均增長率分別為7.9%和27.2%,我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黃金加工大國和黃金珠寶消費市場。 此外,2013年上海黃金交易所全部黃金品種成交量與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成交量較2010年分別增加了56%和178%,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場內實金交易市場。 那么,創造了三個“世界之最”中國黃金業要邁向國際市場,取得對國際金價的影響還缺乏什么條件呢?自個玩自個的顯然不成氣候。 撇開投資者成熟度這個因素不談,當前缺乏的還是環境,如果自家大門都不打開,那如何“更具代表性”? 所幸的是,中國政府已經批準在上海自貿區推出“黃金國際板”,這是中國黃金市場邁向國際的第一步。獲批后,不滿一個月,上海黃金交易所(下稱“金交所”)就陸續接到了外資銀行和境外黃金生產商的參與意向。 “黃金國際板”使得上海的黃金品種通過自身的定價基準,吸引周邊黃金供應商和黃金需求方前來交易,形成輻射效應,這樣對黃金的定價權便慢慢的形成了。 “現在我要看他們(歐美)的眼色,而今后一定要讓他們看我的眼色”一位業內從業者如是說道。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