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次貸風暴沖擊下,國際金融市場猶如風中飄絮般凄慘動蕩。當歐洲及新興市場國家步美國后塵,先后加入“救市陣營”之后,試圖力挽狂瀾的他們卻無奈地發現,自己離風暴漩渦越來越近,原本堅挺的本幣此刻竟相對美元一下子萎靡起來,風暴的始作俑者——美國人手中的dollar(美元)卻在動蕩中持續堅挺。 晨報記者 李 強 世間的事就是這般奇怪,當全世界都認為美國經濟將極有可能在這場金融風暴的肆虐下走向衰敗時,美元竟然奇跡般雄起了!難道美國金融市場并沒有想象中那樣糟糕,或者這只是一種假象,就好像短暫的平靜過后,迎來的往往是驚濤駭浪? 對于外匯市場的“門外漢”來說,這場次貸危機激發美元持續全面走強似乎難以解釋。但是,這或許就是金融的魅力之所在吧,總會給人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在答案揭曉之前,讓我們先重溫一下次貸風暴正式登場之前的世界外匯市場:在前任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采取低息政策意圖提振美國經濟的時候,巨額的財政赤字和外貿逆差,讓美元匯率一直疲軟多年。假如將世界貨幣分成兩派:一種是美元,另一種是非美元。那么,那個階段的美元相對非美貨幣中的幾個主要幣種,如歐元、英鎊、澳元、加元以及人民幣等幾乎均是一路貶值。美元的持續貶值成為一種常態,曾經強勢的“世界貨幣”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美元在不斷貶值,而美國國內的金融投機家們卻在忙著另一件事——憑著自我感覺極佳的聰明才智,不斷鼓搗出一連串高深莫測的金融衍生品。投行鼓勵貸款機構拼命借貸房產,甚至“零首付”也在所不惜;而巨額的房地產信貸在金融投機家的手里,像變戲法似的包裝成了很多次級債券,然后再分包標價出售,投行們從中賺取可觀的利潤。次級債的泡沫就這樣和房地產泡沫一起成長,終于有一天泡沫隨房價的下跌而破裂了,無力還債者和因房價的深幅下跌而被迫斷供者日益增多,銀行房貸壞賬就此激增,當這種勢頭達到無法遏制的地步時,次級債券的神話也跟著破滅了。 要命的是,控次債的風險,經證券化在不斷向整個金融系統傳遞和散播,次級債就像艾滋病病毒一般,在全球化背景下通過龐大的、連通的全球金融網絡四處蔓延。 現在,人們看到美元幣值在這場危機中反而愈加堅挺,其實并不奇怪。因為美國經濟的問題之前已經暴露,但是其他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卻完全不同,次貸危機將它們一下子從天堂帶入了地獄,這些國家和市場的前途至今難料。因為次貸風暴會給世界經濟造成多大程度的倒退,仍是不明朗的。當投資者因次貸危機導致全球金融市場震蕩不止,而愈發對投資風險生厭之后,這種風險厭惡情緒很可能會被不理性放大,大家已經不愿意再持有曾經前途美好國家的高息貨幣了,即便美國糟爛的經濟基本面沒有多少改觀,但美元在中短期內無人可以撼動的地位使它成為危機形勢下,少數可以選擇的“安全”避風港。 說白了,美國經濟是差、是爛,但是歐洲及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可能因這場危機變得更差、更爛,持有這些國家幣種資產的風險可能就更大。正是在這種預期之下,美元成了經濟不景氣時期的“寵愛”,它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優勢重新凸顯,拋非美貨幣轉而搶購美元的人越來越多。外匯專家預測,世界對美元需求的持續增長或許將在接下來的一、兩年內持續下去。也就是說,在世界重新復蘇、經濟前景明朗之前,美元很可能將會一直維持升值的大趨勢。 當然,美元在反彈途中是否會遭遇挫折,這是很難預料的,一旦救市措施奏效,全球經濟能夠迅速走出低谷,那么國際金融市場將會迎來另一番景象,不過至少現在來看,這種猜想最終兌現的概率并不高。眼下,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擺脫經濟困境,相繼進入降息周期。對于外匯投資者來說,以往當經濟形勢一片大好時堅決持有高息貨幣的思路需要修正了,經濟世道不好時,最應該關注經濟基本面的預期,也就是說,誰降息幅度大,刺激經濟增長的決心大,誰的貨幣前途就會相對更好。一句話概之,弱市中持有低息貨幣才是王道。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