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本質,蘊含著某種新事物的開啟,這新事物無法經由之前的情況加以預料。在一切開始之中,都蘊含著這種出人意料的因素。”——漢娜·阿倫特《人的處境》 1999年1月1日是歐元時代的開始。歐元成為超過3億人口所使用的單一貨幣;這3億人口居住在11個國家,說不同的語言,保有不同的歷史記憶、傳統、風俗習慣、行為方式、文化和制度。10年前歐元的引入,在歐洲貨幣、金融、經濟和政治一體化的歷史上,是標志性時刻之一。它是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事件。 與此同時,歐元區也在不斷擴大。2004年5月1日歐盟第五次擴大時入盟的10國,有4國已加入了歐元區,其中包括2009年1月1日加入的斯洛伐克——第一個來自蘇聯陣營的成員。 設計歐元區的初衷是要建立一個宏觀經濟穩定區。它可以為旨在維持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提供一個協整的框架。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的制度設計旨在構建單一貨幣政策,由一個獨立央行——歐洲中央銀行——執行,其首要目標是穩定中期物價、協調各國經濟政策,尤其是建立規則使各國遵守預算紀律。旨在維持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連同自由競爭的開放市場經濟一起,被認為是最有利于持續增長和發展的環境。 不確定的開始 然而,在一開始,歐元是否能成功卻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歐洲央行執行董事會前成員奧特馬爾·伊辛曾生動地描述過這種不確定性: “作為以制定貨幣政策為職責的一名中央銀行家,我的職業生涯大部分是在對付不確定性及其后果。在我任德意志聯邦銀行董事會成員期間,經歷了兩德統一所帶來的挑戰和歐洲匯率機制危機所引發的動蕩,對此我還記憶猶新。但最讓我體會到不確定性的,莫過于引入歐元和單一貨幣政策前后的那幾周。……當歐洲央行委員會就其貨幣政策戰略發表最終聲明并為過渡周末作準備之時,這種不確定性達到了頂峰。不論你的準備工作做得多么細致,沒有什么事情是板上釘釘的。” 用德國政治思想家漢娜·阿倫特的話來說,這段文字表達了“蘊含在一切開始之中的出人意料的因素”。當時,建立歐元區所要面對的挑戰遠不止是不可逆轉地固定有關各國匯率。重要的是能夠保持歐元區所特有的史無前例的制度架構。單一貨幣政策和歐洲央行同眾多歐盟成員國展開互動,后者在經濟和財政政策領域都各自保留了部分權力。單一貨幣政策和各國多樣化的經濟和預算政策之間的關系構成了歐元區的嶄新面貌。緊張因素固然無法排除——它們偶爾真會出現。許多其他問題在一開始顯得很大。例如由11國貨幣轉換到歐元的過程是否會是平順的?單一貨幣政策是否會得到信任?具體化為《穩定與增長公約》的財政規則是否能確保預算紀律?歐元區的制度架構是否足夠靈活,能夠應對未曾預見的變數?在政治聯盟缺位的情況下,貨幣聯盟是否可以持續? 10年之后已經很明朗了,貨幣政策的執行是成功的。 成功的10年 在這頭一個10年里,歐元區的平均通貨膨脹率接近但不低于2%,2%是歐洲央行委員會事先確定的物價穩定性標準。尤其是排除了由于滯后效應而不在歐洲央行控制范圍內的1999年之后,平均通脹率為2.2%;0.2個百分點的偏差可以歸因于預料之外且大幅度的石油和商品價格波動。扣除能源和食物價格因素之后,平均通脹率僅為1.8%。也許更為重要的是,歐洲央行一直成功地穩定著通脹預期。盡管臨時性的物價波動必然會影響一般通脹和短期通脹預測,但是通脹預期比較成功地擺脫了這種干擾。作為一個沒有先前表現可資參照的新機構,歐洲央行所贏得的公信力是相當可觀的。盡管2002年1月歐元現金的啟用據估計導致了0.3個百分點的臨時性通脹增幅,并導致通脹和通脹預期脫節,然而此類錯覺并未影響公眾對歐洲央行穩定物價之能力的信心。 歐元區的成功顯然不止是穩定物價。在過去的10年中,一切名義指標都比之前顯示了更高的穩定性(例如短期和長期利率保持了較低和穩定的水平)。與此同時,實際指標的波動也變得更加平緩。盡管平均實際GDP增長仍舊維持在略高于2%的水平,沒有顯著提升,但自從1999年以來,新增就業崗位數量達到了1800萬個,遠高于之前的10年:盡管不能把就業崗位的創造都歸功于歐元,但是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有利于推進勞動力市場改革,增進了勞動力市場靈活性。貨幣統一化也帶來了強勁的整合力,促進了貿易和金融的整合。“同一種貨幣,同一個市場”這個互相加強的良性循環是這些整合的催化劑。 單一貨幣政策和分散化的財政政策之間如何互動,是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這一宏觀經濟架構所面臨的一個嚴峻考驗。加入歐元區這根“胡蘿卜”一旦不再發揮作用,會不會引發機會主義的財政政策,尤其是在那些傳統上無紀律的國家?抑或,《穩定與增長公約》的實施意味著財政穩定性只能達到次優水準?這兩種擔憂無一成真。2007年,有關國家的公共預算赤字GDP占比下降到了0.6%的歷史低點。這個指標同20世紀八九十年代接近4%的水平相比是大大改進了。尤其是在2005年《穩定與增長公約》改革后,由于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的預算規則的政治歸屬得到了強化,財政紀律有所改善。與之齊頭并進的是糾正了傳統上影響著歐盟國家的順周期財政行為方式。事實上,過去幾年里許多國家財政政策的操作空間反而有所擴展,使得財政政策在當前的經濟危機中得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當前的挑戰 大多數觀察者認為歐元無疑是個成功。然而,他們往往忘了最初的挑戰有多大;而我們剛剛則是把歐元這10年回溯到它的最初歲月。 故事還沒有結束。嚴峻的挑戰還在前面。世界正在經歷一次真正具有全球規模的金融和經濟危機。對歐元區來說,全球危機使得如何維持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性這一挑戰成為焦點。 在這次危機中,歐洲央行和歐元體系在管理流動性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醒目。流動性管理的目標是維持貨幣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的秩序。與此同時,它還要設法緩和金融穩定性風險和金融動蕩。由此,它減小了危機對經濟活動的影響。歐元區成員身份也有助于一些國家避免危機造成的某些負面影響。 此次金融和經濟危機將會引向前所未有的歐洲和全球層面的協調合作。一個特別有說服力的例子是美聯儲、歐洲央行和其他主要央行在全球范圍內注入流動性的措施。不過,危機也表明歐洲和全球層面的合作和監督還有待加強。一個突出的例子是各國監管當局對大型跨國金融機構的合作監管需要加強。危機遏制機制——包括統一規管和監督框架——以及危機管理機制也都亟待改善。 當前,美國已于2007年12月正式宣告衰退,歐元區也已錄得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而經濟放緩正在全球日益蔓延。這是史無前例的新情況;不確定性非常高。顯然,此次危機對歐元區構成了一次重大挑戰。歐元頭10年的一頭一尾恰逢兩場重大挑戰。很值得回想一下前一次挑戰,以便化挑戰為機遇,提升歐洲乃至全球層面的治理水平。危機和不確定性往往有助于破除舊勢力的阻礙,孕育出人意料的新奇跡。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