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加劇,歐美金融巨頭或是為了改善自身資產狀況,或是為了盡快償還政府貸款并增加公司流動性,紛紛出售其非核心資產,特別是新興市場資產。 對于承接這些新興市場資產的風險與機遇,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專家指出還需要區別看待。 金融機構被迫大瘦身 美國銀行業巨頭花旗集團去年5月就表示,該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削減大約4000億美元的非核心資產,這些資產大約相當于公司總資產的22%。花旗表示,該資產削減計劃將在幾年內完成,并將提高公司的收益質量。 當時,花旗這一“瘦身”計劃的規模和涉及廣度就令一些分析師感到不安。分析人士指出:“出售如此大量資產的唯一理由是,你可能面臨的虧損比你最初預計的要多得多。” 今年1月,花旗在發布了虧損高達187.2億美元的去年業績后,宣布將把集團分拆為兩部分,以便籌集更多資金,并把注意力集中在傳統優勢業務上。花旗還宣布,與摩根士丹利整合雙方的交易業務部門,打造全球最大證券公司。摩根士丹利將向花旗支付約27億美元,與花旗下屬的美邦公司組建合資公司。 去年至今,花旗陸續出售了一些海外資產。而有消息稱,美國花旗集團的管理層還在考慮如何處置墨西哥銀行業務。該業務曾為花旗集團2007年36億美元的總利潤貢獻了約一半。不過知情人士透露,如果花旗集團的財務狀況繼續惡化,該公司的管理人士將不得不考慮出售旗下墨西哥銀行業務的可能性。 另據報道,蘇格蘭皇家銀行2月時已聘請摩根士丹利為其出售亞洲資產,這些資產是2007年從荷蘭銀行手中收購的,包括在香港、印度、印尼和巴基斯坦等地區的銀行以及金融服務等業務。當時該公司支付了100億英鎊,不過,受經濟和金融市場滑坡影響,許多資產價值目前已經大幅縮水。 美國保險業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IG)日前將旗下的車險業務重新命名,為潛在買家提供便利。市場人士表示,為了盡快償還政府貸款并增加公司流動性,AIG即將展開大規模的資產出售計劃,車險業務是其最容易出售的資產,而其美國以外的國際業務也受到買家的關注。 政府大舉注資金融巨頭 隨著金融危機持續向縱深發展,大批美歐小銀行破產倒閉,而一些大的金融機構對資金極為“饑渴”。 1月,在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宣布疲弱的業績后,美國政府宣布,向美國銀行注資200億美元,并為其1180億美元的資產提供擔保。 美國財政部部長蓋特納2月10日公布了新的金融救援計劃。根據該計劃,美國聯邦政府將通過由公共基金及私募基金共同組成的融資基金注資,來吸納本國銀行業總額至少5000億美元、最多可達1萬億美元的賬面不良資產。此外,財政部還將參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布擴大到1萬億美元的、以資產支持證券為抵押的放貸計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第一大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去年獲得政府1500億美元的救助之后,目前有望再獲政府300億美元的救助資金。 “去杠桿化”過程難免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明指出,美歐金融機構剝離資產,一方面是“去杠桿化”的過程,即努力減少負債,減少借貸,增加凈資產,這是對金融危機及經濟危機暴露出的過分融資、較高杠桿問題的糾正。另一方面,一些新興市場資產的出售也是出于規避東道國經濟風險的考慮。他指出,一些新興市場國家,比如東歐國家和東南亞一些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由于經濟受沖擊大,外債較高,面臨相當高的風險。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指出,歐美金融機構出售新興市場資本,有些是出于自身的資金壓力迫不得已。但這從客觀上,增加了當地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 張明稱,這些出售行為打壓了新興市場國家的資產價格,加強了當地資本外流的趨勢,會造成本國貨幣的貶值。不過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有些資產的出售價格會有吸引力,蘊藏著一定的機遇。 陳鳳英則指出,目前全球經濟還處于下行周期中,對于這些資產的投資機會還不好說,具體而言,購買時的決策很重要。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