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2月份外貿順差數據下滑幅度嚴重超出市場預期,由此引發了市場關于今年1-2月份外匯儲備面臨縮水的一系列猜想,部分投資者也開始擔心過去幾年支持資金面充裕的基礎面臨動搖。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驅動國內流動性的模式或正在從外部轉向內部,外匯占款的作用在減弱;相比之下,對未來流動性的判斷,需要更多關注公開市場操作的變化和銀行放貸的能力。現在來看,央行仍擁有足夠的空間調節流動性,能充分對沖貿易順差下降帶來的外部沖擊。 出口惡化 外匯儲備或面臨縮水 公布數據顯示,2月份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為1249.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9%。其中,出口為649億美元,進口為600.5億美元,貿易順差為48億美元,相對1月份的貿易順差389億美元出現了巨幅下降。申萬研究所固定收益分析師屈慶表示,出口數據還將會繼續惡化。而在貿易順差已經進入下降通道下,2月份的貿易順差可能不會是全年最低點,未來不排除出現單月貿易逆差的可能。出口的惡化,將直接帶給外匯儲備增長壓力。根據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部測算,在僅考慮外貿順差和FDI流入減少,同時歐元貶值和債券價值縮水帶來投資和匯兌損失的情況下,預計1-2月外匯儲備可能下降至少300億美元。但如果短期資金保持去年第4季度的流出勢頭,則外匯儲備1-2月可能進一步縮水至1300億美元。 資金面充裕格局不改 貿易順差進入下降通道,使得市場內部分投資者擔心,這將為當前寬松貨幣環境下充裕資金面主導的債券市場埋下隱患。 一位基金機構交易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政策面消息對債市影響已經較為有限,除非有超預期的經濟數據以及政策出臺,但目前來說,市場對于這方面的預期普遍穩定。支撐債市的主要有力因素就是充裕的流動性,一旦流動性預期出現分歧,如前期資本外流、以及信貸擴張過猛帶來的資金預期波動,債市都會相應出現明顯的震蕩調整。而作為過去幾年支持債市流動性充裕的基礎,貿易順差下降可能對資金面帶來的外部沖擊不容小覷。 對此,機構預期仍然較為樂觀,認為至少在今年來看,流動性尚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員徐小慶在日前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驅動國內流動性的模式正在從外部轉向內部,即外匯占款的作用在減弱,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和銀行創造貨幣的影響力在增強,對未來流動性的判斷,需要更多關注公開市場操作的變化和銀行放貸的能力。而目前來看,央行有足夠的空間來調節流動性,來減少貿易順差帶來的外部沖擊。 央行調控應付外匯占款壓力 據介紹,央行3月份公開市場操作加大了1個月資金回籠的比例,這可能與貿易順差大幅減少有關。使得央行通過縮短公開市場操作品種的期限,以便使這些鎖定的資金很快到期,以較大調控余地來控制未來資金面的狀況。由于停止了1年以上的回籠工具,全年公開市場的到期量與年初相比沒有任何減少,目前剩余的到期量仍高達2.48萬億,足夠應付將來外匯占款減少帶來的流動性沖擊。 此外,即使為了抑制票據貼現的規模而重發1年期央票,央行仍然可以通過下調法定準備金率來釋放流動性,而法定準備金率目前還有很大的下調空間。 當前四大行、交行和郵儲銀行執行的法定準備金比率為15.5%,其它行執行的比例為13.5%,平均水平大約在14.8%左右,處在歷史較高水平。“假定年末央行將其下調至10%,釋放出的流動性將達到2.3萬億,和目前公開市場年內的到期量相近,”徐小慶補充道,這也就相當于,即使央行通過跨年度回籠將所有的到期量延后至明年,法定準備金比率的下調同樣可以達到貨幣寬松的相同效果。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