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市場擔心美聯儲18日出臺的應對金融危機的最新努力成本太高且成效難料,投資人普遍作出在金融股出現跟進漲勢時套現獲利的決定,美國股市周四明顯下行。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股市的上述反應表明,盡管美聯儲的決定對房地產市場和銀行業影響積極,但市場最終認識到巨額刺激經濟增長措施將導致遠期通貨膨脹,市場期望看到的金融股引領實質性上漲的情景,已被證明很難在短期內出現。 投資者逐漸認清“副作用” 此前在18日盤中,美聯儲為了穩定深陷衰退的本國經濟而宣布,將在未來6個月最多購入3000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規模為20世紀60年代以來之最;該機構同時還計劃擴大現行的抵押貸款相關證券購買計劃,其中,僅今年提高的規模就高達7500億美元,這也使該計劃的總規模累積增加至1.25萬億美元。美聯儲希望以上述措施壓低抵押貸款和其他貸款的長期利率。而市場也給出了謹慎的積極反應,紐約股市三大股指當日分別小幅收高。 19日開盤時,美聯儲“大手筆”的積極效應仍在延續,紐約股市三大股指紛紛高開,其中,道瓊斯指數和標普500指數還分別沖破7500點和800點整數關口;但隨后,整個市場出現一路震蕩下行。截至19日收盤時,道瓊斯指數下跌85.78點至7400.80點,跌幅為1.15%;標普500指數下跌10.31點至784.04點,跌幅1.30%;納斯達克指數下跌7.74點至1483.48點,跌幅0.52%。 美國當地媒體指出,紐約股市的掉頭下行當然有美國失業人數連續徘徊在65萬人危險水平的緣故,但市場逐漸認識到巨額刺激經濟增長措施的負面效應仍然是其中更重要的因素。美聯儲的措施的確能夠穩定房地產市場,對銀行業來說也會產生積極作用;但由于上述措施意味著美聯儲收購的資產將最低增加1萬億美元,投資者擔心這些巨額刺激經濟增長措施最終將導致長期的通貨膨脹,并將通過減弱經濟刺激方案實際效果的方式,延長本次金融危機的持續周期。 此外,美聯儲購買長期國債將可能意味著其向市場注入大量美元,美元指數因而遭遇了1985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而自美聯儲18日宣布新舉措以來,美元兌歐元匯率的跌幅擴大至4.5%,達到1歐元兌換1.37美元的低點。 不信任感始終存在 與此同時,大宗商品價格昨日飆升,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較前一個交易日大漲7%至每桶51.61美元,達到去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5月交割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則上漲3.01美元至每桶50.67美元。受其影響,追蹤一攬子原材料價格的基準指數——標準普爾高盛商品指數(S&PGSCI)上漲6%。此外,銅價也升至4個月高點;而黃金價格更是再接再厲,兩日內上漲8%至每盎司980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走軟毫無疑問是商品期貨價格飆升的重要原因;但同時也不能忽視投資者希望通過買入從石油、黃金、銅等大宗商品,來抵御通脹走高風險的避險心理。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卜若柏(RobertBlohm)此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國股市近期因金融業盈利消息而出現的連續上漲,并不代表市場重新贏回了投資者的信任。原因是,部分投資者認定花旗集團和摩根大通盈利預期引發的美股漲勢并非實質性反彈,而紛紛借助本輪行情進行減倉。 卜若柏表示,認為美股并未出現實質性反彈的觀點并非空穴來風,因為全球投資者對于美國經濟信心的持續減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從海外資金近期大規模從美國市場撤出就可以得到證明。數字顯示,1月有1489億美元的海外資本凈流出美國,流出規模創記錄新高;而即使除去非市場渠道的資金流動,海外投資者1月凈賣出的長期美國證券總額也高達430億美元。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