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市場數據以及原油價格走勢都佐證了通脹預期,同時歐洲信用違約掉期市場也開始出現投資者大量買入主權信用違約掉期(CDS)而拋售國債的操作,通脹預期和避險心理主導上半年的市場。
昨夜英國公布的CPI數據顯示,該國去年12月的CPI年化上升至3.7%,超過彭博社(Bloomberg News)預期的3.4%,創下7個月以來該數據的最高增速,同時倫敦洲際商品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ICE)布倫特原油(Brent)布期貨價格也再創新高觸及100美元一桶,不過由于美國國內的阿拉斯加輸油管恢復供應原油,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原油期貨價格走低。昨天國際能源署(Th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上調了2011年的全球原油需求,在其月度報告中指出全球原油的日需求量將會上升140萬桶達到8910萬桶,升幅1.6%。此前美國能源部(U.S. Energy Department)估計2011年全球的原油需求將會上升1.7%,每天的需求達到8780萬桶,高于前一次IEA的預期36萬桶。分析師預計隨著美國經濟的持續復蘇,原油價格將會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首次觸及100美元一桶,咨詢機構卡麥倫漢歐瓦公司(Cameron Hanover)主席皮特-布魯爾(Peter Beutel)認為這是一種對于經濟持續復蘇的預感,經濟復蘇正在穩步進行,我們預計原油價格將會繼續走高。
此外昨夜荷蘭皇家殼牌石油(Royal Dutch Shell)關閉了4個北海原油天然氣開采平臺,并且沒有公布恢復開采的時間,這些平臺每天的產油量為20000桶,這也刺激了英國倫敦的布倫特原油價格,布倫特原油3月期貨上漲37美分收于97.80美元,而在1月期貨上周五結算前一度觸及99.20美元。
除了近期原油在經濟復蘇以及石油設施出現故障刺激下的不斷上漲,刺激了歐洲和英國的央行貨幣政策通脹目標都被打破之外,有關債務問題的擔憂也集中于歐洲。目前歐洲的信用違約市場和國債市場之間的走勢顯示出,投資者對于像此前那樣慢火熬燉似地對待債務問題國家已經失去了耐心,雖然各個債務國家和歐元區國債基準利率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利差在減小,不過同時這些國家的國債CDS價格也在飆升,這顯示出市場一方面在利用國債市場進行投機操作,但是并不看好歐元區的救援措施,蘇格蘭伊格尼斯資產管理公司(Ignis Asset Management)基金經理斯圖爾特-湯姆森(Stuart Thomson)表示雖然有外界介入幫助縮小了國債利差,但是CDS價格表明最壞的時候還遠未結束。這個觀點也得到了標準人壽(Standard Life Investment)全球戰略分析師理查德-戴維(Richard Batty)的認同,他認為國債收益率利差縮小并不能根本改變歐洲的這些債務國家中期長期的債務違約風險。CDS價格就是個明證,關鍵問題是現在市場缺乏流動性,尤其是在爆發歐洲債務危機后。而全球最大的債券型基金公司太平洋(601099,股吧)資產管理公司((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mpany,Pimco)首席執行官馬哈茂德-埃爾多安(Mohamed A. El-Erian)也認為歐洲需要新的方案來解決現在的困境,他在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撰文稱歐洲需要一系列的國債重組,這樣才能恢復整個區域的國際融資市場。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上半年全球的通脹壓力將會在原油價格的上升中不斷加大,此外對沖基金在今年上半年除了前期在原油市場建立多頭頭寸之外,在糧食期貨市場的多頭頭寸也觸及歷史高位,這當中以小麥(Wheat)為代表,根據彭博社(Bloomberg)的報道:對沖基金在小麥期貨市場的多頭頭寸創下去年9月以來的最高值,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復蘇以及從澳大利亞(Australia)到阿根廷(Argentina)的農作物減產,加上目前全球主要糧食出口國收緊糧食供應。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ommodity Futures Trading Commission,CFTC)近期公布的每周持倉報告顯示截至1月4日對沖基金和其他金融機構持有的小麥凈多頭頭寸達到38938份合約,比此前一周上升6.6%,也創下了自去年9月21日以來的新高。加上歐洲債務國家在今年上半年會有巨額債務到期,黃金的整個走勢將難以出現改變,仍將在通脹預期和避險心理的刺激下攀升。
技術面:黃金昨夜一度沖高至1376附近逼近頭肩頂的頸線位置1378附近,早盤黃金繼續在KDJ走勢回轉的推動下走強,市場人氣指標也出現明顯的反彈,不過MACD依然向下,顯示出市場依然有沖高回落的壓力,早盤或維持回升上方阻力1375-1378,底部支撐1367-1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