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即將登場 金銀多頭嚴正以待
|
一年一度的杰克遜霍爾(Jackson Hole)全球央行會議總是吸引著市場的目光,而本年度的會議近日即將開幕,召開在即,為其兩天,更是受人矚目。本次會議鑒于跟兩年前的經濟環境有諸多類似地方,特別是美國經濟的復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會不會再度上演伯南克的獨角戲,成為市場的核心焦點,尤其是QE3是否揭曉市場翹首以盼! 本周風險市場一直在等待這個會議,特別是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會在該會議上發表演講,主題是《危機以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總結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特別是展望未來貨幣政策。預示著伯南克極有可能利用該會議闡述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前瞻動向,重中之重就是美聯儲會不會推出,或者說很快推出QE3這樣的非常規貨幣政策。有部分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伯南克在該次會議上依然會閃爍其詞,老生常談,陳詞濫調。但是筆者不這么認為,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行長會議才是伯南克的真正舞臺,各個國家的央行行長和貨幣政策精英溝通貨幣政策,解讀全球經濟的專家聯席會議,并非僅僅是個學術論壇。所以本次會議的結果可能會為未來數個月帶來市場趨勢性影響。 一、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今年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會議都是些什么人在參加?是度假休閑的行業同學會,還是美聯儲的超級鴻門宴? 杰克遜霍爾年會總是會吸引全球各國央行行長參加: 以中國為例,今年中國央行副行長胡曉煉也將出席,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中國的貨幣政策也需要跟全球聯動,因為中國經濟跟全球聯席緊密,同時顯示出的是中國正在積極融入世界舞臺,主動參與制定全球各方面的游戲規則,或者施加自己的影響力,貨幣政策更是不能夠例外。同時,也暗示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決定對中國的政策制定也具有重要影響,像過去美聯儲的兩輪量化寬松加上兩輪扭轉操作,實際上給中國帶來了不小的輸入型通脹,特別是美元的貶值也使得中國持有的巨額的美元資產蒙受不小的損失。所以了解美聯儲的下一步貨幣政策動向,中國也好采取相應的措施包括貨幣政策和外匯管理措施,來使得中國在應對美聯儲貨幣政策時,不會出現措手不及或者南轅北撤,盡量減少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好是能夠引導美聯儲貨幣政策也讓中國的經濟收益! 就美聯儲而言,美聯儲主席貝南克(Ben Bernanke)、副主席耶倫(Janet Yellen)、12家地區聯邦儲備銀行中的十家銀行行長也將出席此次全球央行會議。但紐約聯邦儲備銀行(New York Fed)行長杜德利(William Dudley)和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Dallas Fed)行長費舍爾(Richard Fisher)不參加此次會議。 就歐央行而言,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不會參加本次全齊央行行長會議,市場原來以為將會是伯南克和德拉基的雙簧戲,但是德拉基已經講了不會去參加該次會議,理由是事情太多,像9月6日歐洲央行政策會議召開前要處理歐元區內的一些重要事務。所以市場就在推測,德拉基是不是在加緊制定歐央行的救市措施,像購買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國債等,降低該類國家的融資成本,因為之前圍繞此類話題已經是口水戰輪番上演了,特別是歐央行行長的德拉基和德國央行行長惠特曼之間的分歧。德拉基本周早些時候就放話不會參加這次會議,本職工作事情太多,其實是沒關系的,因為后面一到兩周歐元區有一系列風險事件會發生。所以就算德拉基不參加,可能僅僅是這兩天的會議上沒有歐洲的消息,但是接下來的一周到兩周歐洲消息將是接踵而至。取而代之的是,以色列央行(Bank of Israel)行長費希爾(Stanley Fischer)將代替德拉吉出席后者原定于周六參加的一個小組會議。 出席本次杰克遜霍爾年會的還有許多其他國家的央行行長,像一些重要的央行例如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副行長Charles Bean、德國央行(Bundesbank)行長魏德曼(Jens Weidmann)、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行長白川方明(Masaaki Shirakawa)等都會參加。 此外,還有來自許多國家與地區的貨幣政策指定機構的官員也將參加此次會議,像瑞典、伊拉克、馬來西亞、土耳其、波蘭、馬耳他、丹麥、墨西哥、中國香港、葡萄牙、阿爾巴尼亞、愛爾蘭、韓國、法國、芬蘭、盧森堡、南非、挪威、意大利、西班牙、尼日利亞、冰島、匈牙利、捷克、新西蘭、巴西、約旦、哥倫比亞、秘魯、奧地利、中國臺灣等都會有貨幣政策方面的代表參加。 今年出席該會議的還有一些特別的嘉賓,去年未獲邀請但是今年將參加該會議的,像美國十二個地區聯邦儲備銀行的研究部門主管。另外,參加此次年會的華爾街人士雖然不多,但是依然有華爾街的重量級身影,像高盛(Goldman Sachs)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哈祖斯(Jan Hatzius)、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經濟學家拉沃格納瑟(Joseph LaVorgna)、巴克萊(Barclays)經濟學家馬卡(Dean Maki)、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首席經濟學家科羅拉多(Julie Coronado)等等。 比較特別的是,反對美聯儲之前貨幣政策的部分人士也將參加,像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教授泰勒(John Taylor),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的經濟顧問胡布班達(Glenn Hubbard)等,之前反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人士,也將參加該次會議。如果羅姆尼當選美國總統,羅姆尼已經講過不會讓伯南克再做美聯儲主席,所以胡布班達(Glenn Hubbard)可能會成為未來的Fed主席,只要在羅姆尼陣營有這樣的安排,F任總統奧巴馬(Obama)也將派出一支隊伍出席此次年會,其中包括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克魯格(Alan Krueger)等。 總共參與人數應該是逾百人,都是些大腕級別的貨幣政策方面人物,但是鑒于歐央行行長德拉基不參加,可能本次會議會成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的獨角戲,伯南克絕佳的發揮平臺! 之前有較多國內和國家的知名經濟學家、財經專家、金融機構預測本次會議僅僅是個學術學會,看看參加的人的身份就不難理解,本次會議是伯南克絕佳的發揮舞臺,行業的會議,是給行業內的認識溝通的,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鑒于美國大選在即,伯南克將好好利用這樣的行業內專業學術會議為自己的貨幣政策辯護,至少減少了政治干預,或者說被解讀為政治味道的可能性較小。伯南克在兩年前的該會議上就釋放出了強烈的寬松貨幣政策信號,果不其然,之后在當年的十一月份就推出了六千億元的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鑒于被本次會議的重要性,特別是作為央行的獨立性,本次會議是個純粹的行業內部會議,恰恰是伯南克為自己的貨幣政策造勢的好機會,并由此將美國的貨幣政策推出去,使得全球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引領下制定相應的響應貨幣政策,而不是唱反調的貨幣政策。本次會議,伯南克的表現,值得期待! 二、伯南克要在本次會議上講什么內容?傳達什么趨勢性貨幣政策信號?可以預測嗎? 今晚,即北京時間周五(8月31日)晚上十點,美聯儲(Fed)主席伯南克(Bernanke)將在懷俄明州杰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作題為《危機以來的貨幣政策》的演講。伯南克料將對過去的全球經濟做個總結闡述央行的重要性,對過去的貨幣政策做個總結,為自己過去的貨幣政策辯解,特別是針對未來的經濟形勢、就業狀況、通貨膨脹等,會做出一個前瞻性的貨幣政策解讀,實際上就是為未來自己想要實施的貨幣政策造勢,其中極有可能的就是QE3,就像他自己曾經所說的那樣,貨幣政策的制定要具有前瞻性。 伯南克是美聯儲鴿派即寬松派貨幣政策制定者和擁護者的代表。之前公布的八月初的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議息會議的會議紀要顯示,出現了多位明顯的鴿派的委員會委員,明確支持繼續實施新一輪的寬松貨幣政策來改善美國的經濟促進就業。該紀要顯示,除非美國的經濟出現大幅度的改善,否則美聯儲將很快祭出新一輪的寬松貨幣政策,包括QE3。 像美國芝加哥聯儲(Chicago FED)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就表示,美聯儲(FED)應該采取果斷行動壓低失業率,包括購買更多債券。美聯儲有很多理由采取更多行動,例如只要失業率繼續維持在7%以上,同時通脹不超過3%,美聯儲就不該加息。埃文斯還預計,如果未來一年半經濟繼續復蘇,美國經濟將實現增長但增長率也僅介于2%到2.5%。他認為,美聯儲明確其意圖是相當重要的,美聯儲應告知公眾,會繼續維持當前寬松政策一段時間,并不急于退出相關寬松措施。 而恰恰杰克遜霍爾央行會議就是一個非常適合的平臺,來告知公眾和市場,包括政治家,美聯儲的下一步貨幣政策舉措,堅定執行自己基于職責,即促進就業最大化和控制通脹的目標下應該采取的貨幣政策,包括前瞻性貨幣政策。 而在兩年前的該次會議上,即在2010年的8月27日該次會議上,伯南克在開幕式上發表了《經濟展望和貨幣政策》為主題的演講稿,釋放出了強烈的寬松貨幣政策信號,隨后不久即到十一月份就推出了新一輪的量化寬松QE2。 其實,看看當時伯南克講話的內容,大致就會知道本次會議伯南克講話的重點。當時伯南克講話闡述了幾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對美國經濟的未來走勢的趨勢看法;另外是美聯儲貨幣政策工具的解釋與解讀;特別是在經濟衰退放緩的情況下,美聯儲未來有哪些政策工具可以選擇,以及如何要如何選擇。本次伯南克估計依然會是圍繞著這幾個話題重點延伸: 一個是,伯南克對美國經濟的趨勢性解讀。雖然剛剛公布的美國褐皮書等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改善,但是美國經濟從大多數人的解讀來看,沒有繼續下滑,但是復蘇依然緩慢。其實在2010年的該次會議上,伯南克當時對經濟的判斷并不是非常悲觀的情況下才推出QE2的。當時他認為美國經濟不會出現二次探底,當時他對經濟的判斷是比較樂觀的,而且對通脹的大幅下滑或者大幅上升認為出現的可能性都不大。但是本次會議,較多市場人士認為褐皮書等一系列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正在復蘇,伯南克不會就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松作出明確信號,這是一種誤讀。2010年伯南克講話依然是樂觀,但是隨后卻推出了QE2,所以這個角度是站不住腳的。經濟復蘇是事實,但是更加重要的經濟復蘇緩慢這個事實,特別是經濟復蘇緩慢不足以持續降低失業率這個事實! 二個是,伯南克對貨幣政策對經濟趨勢的應對措施。伯南克當時給出了這樣的經濟與貨幣政策邏輯:如果經濟進一步惡化,未來美聯儲可以進一步采取的貨幣政策措施包括進一步提高長期證券的持有規模以便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后來實施了QE2),改善溝通策略引導市場預期(后來將不加息聲明推遲到2014年底),以及減少超額儲備金利率(這是政策工具過去兩年并未實施,本次會不會采取這個措施,是比較重要的看點,因為現在美國的商業銀行在美聯儲儲備了超過一萬五千億的超額準備金,放在那里吃利息,沒有流向實體經濟刺激增長。筆者之前的文章《何盛德:探究美國的失業率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指引》一文中,就對美聯儲可能采取的貨幣政策選項做了較詳細的分析)。當時伯南克對降低超額準備金利率持保留態度,主要是害怕降低超額準備金利率會損害美聯儲的基金市場的原有機制。說明一個事情,就是伯南克講話的趨勢性非常透明,沒有出陰招或者下很大一盤棋,都是可預測的。本次伯南克對于美國經濟的復蘇,特別是失業率本身要降低,可能要是要回到通過QE3來實現,像降低超額準備金利率也是可以考慮的。因為今天的超額準備金跟兩年前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但是,推出QE的預期還是相對大一些,因為貨幣政策一方面是產生的積極效果有限,另外一方面是會有一些隱患,可能是無法預知的,但是如果推出QE3,則相對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成本和退出機制則要明顯透明很多,再加上之前推出QE實際上也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可能QE政策是效果和成本最容易估算的貨幣政策工具。 三個是,鑒于美國的通貨膨脹非常低,現在是低于美聯儲的長期通脹目標2%,所以推出新一輪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實際上沒有太多的壓力,特別是成本效應,退出成本。估計,伯南克也將利用本次會議為自己的,特別是針對反對自己的貨幣政策的人和理由做出反擊辯護。那就是進一步的寬松貨幣政策是必須的,進一步的寬松貨幣政策帶來的額外成本相對收益會小很多,核心前提就是通脹非常低,甚至有通縮的風險,新刺激措施會使得經濟的復蘇加快步伐,進而明顯的壓低失業率,最終讓失業率向美聯儲的長期目標百分之六以內*近。換句話說,伯南克會信心喊話造勢,美聯儲根據收益和成本制定進一步的寬松貨幣政策,美聯儲也可以做到,特別是有能力和主動權做到,在適當時的時候隨時收回寬松貨幣政策。以此來回應反對進一步寬松貨幣政策者的質疑。 三、伯南克本次杰克遜霍爾開幕式講話將會為市場帶來何種影響,像原油、黃金、白銀等會怎么走?黃金白銀上周的強勢反彈是主升浪還是僅僅是反彈預演,如果是預演,那么主升浪還在下半場出現。 首先是,不管伯南克是否明確釋放進一步的寬松貨幣政策,美國的現有寬松貨幣政策肯定會得到重申,繼續維持。 其次是,從美聯儲的核心職責看,當前的大環境適合推出新一輪的寬松貨幣政策。一方面是美國的通脹非常低,如果通脹率繼續下滑,那么美國將面臨的不是通脹而是通縮,另外一方面是美國的失業率卻在高位徘徊,過去十七個月下降百分之一點七后,從今年的四月份就是第二季度開始,美國的失業率就沒有再繼續降低,而是出現了趨勢性的拐點,失業率在走高,這種失業再度攀升的格局不是好事,如果失業率要再度回到降低的趨勢路線上來,那么美國的經濟復蘇需要加快步伐。以非農數據來看,像新增非農就業人口數據看,那么接下來一個季度或者半年,每個月新增非農如果達到十五萬的話,美國的失業率也會保持不變,而不是繼續走低。所以要使得美國的失業率繼續降低,那么需要新增非農就業人口連續過二十萬每月,實際七月份新增非農達到十六萬,主要是低端招聘增加,高端的招聘并沒有增加多少,所以從上個月的新增非農判斷未來新增非農繼續大規模增加的可能性不大。在這樣的情況,美聯儲需要采取措施,來提振經濟進一步復蘇加快,而且采取這種措施條件成熟,就是通脹很低失業率在爬升。 再次是,美國的財政懸崖問題也是不容小覷的,這個問題如果得不到好的解決,那么美國2013年的經濟將會被嚴重拖累,有金融研究機構預測如果財政懸崖問題放任不管那么將拖累美國經濟來年下降4個百分點,那這是一種嚴重的衰退。實際上一些前沿的經濟學家已經研究得出財政懸崖的預期效應已經在2012年對經濟造成了一定的拖累,像部分企業鑒于財政懸崖的不確定性推遲了招工,消費者也延遲了消費。財政懸崖例如自動削減支出機制和恢復收稅對新增就業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可能是個無底洞,也可能是有限,但是作為美聯儲需要考慮的可能是最壞的情況,恰好在考慮這種最壞情況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成本也可控。所以說,進一步寬松水到渠成。 上兩輪美聯儲的QE實際上單單從時間上和漲幅上來看,不考慮其他耦合因素,原油的漲幅是超過黃金的,白銀的漲幅也是超過黃金的。 鑒于未來的兩周將是多事之秋,歐元區和美元區風險事件云集,本次會議可能僅僅是個預熱。但是如果從趨勢性上講,最大的可能性是未來兩周到兩個月,歐洲方面的利好提振要超過利空打壓,而美國方面通過本次的會議作為一個窗口,釋放的信息可能對美元不利可能性較大,就是新一輪的寬松貨幣政策成行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筆者還是堅持之前的判斷,下半年美元指數將比上半年偏弱,美元將在構筑長期復合底部的走勢上構筑下半年的走弱小趨勢,而歐元下半年將迎來曲折的修復性反彈。 再此基礎上,全球性寬松貨幣政策下,宏觀經濟從七月份開始復蘇,帶動石油、黃金、白銀的需求回升。 需求回升加上美元走弱趨勢,黃金白銀等依然是逢低買入是最好的策略,今年的反彈,特別是上一周的強勢反彈可能僅僅是個預演,一個趨勢新的信號,主升浪還未到來,金銀反彈的主升浪還在后半場,更加精彩。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