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新加坡6月11日 - 中國在上海推出國際黃金(1263.90, 3.80, 0.30%)交易平臺前,銀行業者已開始嘗試通過上海自貿區直接進口黃金,這有可能讓中國黃金購買規模更加神秘莫測。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 之前中國買入的大量黃金通常都從香港流入,因此香港的出口數據是研究中國需求的一個有用參考。中國把黃金進口數據視作國家機密。 但路透根據數據服務商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提供的出口數據計算顯示,中國第一季直接進口黃金激增至近150噸。 除瑞士外的直接進口規模較上年同期差不多翻一番。瑞士未公布2013年具體數據。 這一數字并不能徹底說明情況,因為一些出口國不公布黃金貿易數據,還有一些出口國不按國家細分出口數據。 “如果黃金通過上海進入中國,那么僅憑香港數據就不再容易得知中國的需求,”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Carsten Fritsch說。 全球最大的實貨黃金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SGE)已經與外資銀行和黃金生產商接觸,邀請他們加入上海一個全球性的黃金交易所。 該交易所將推出實貨黃金期約,黃金允許存儲在自貿區金庫中。 一位在中國某家進口黃金的銀行消息人士稱,銀行業者已開始通過自貿區進口黃金了。 “一旦這個國際交易所開業,上海扮演的角色將更大,”這位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說。 第二位了解情況的消息人士稱,上海黃金交易所官員曾要求銀行通過上海進口黃金,盡管沒有發出正式指令。 該消息人士稱,第一季要求通過上海進口黃金,可能一定程度上有檢驗自貿區新金庫的因素。 上海黃金交易所沒有對記者詢問置評。 **上海VS香港** 香港歷來是中國黃金進口的通道,中國的銀行向在香港有分支和金庫的外資銀行購買黃金。 黃金從香港跨境進入深圳再到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金庫。但隨著自貿區新交易所的成立,外資銀行、精煉商和鑄幣商可能直接向內地輸送黃金。 雖然直接進口的黃金規模仍少于來自香港的流入,但其增速將使得利用香港數據衡量中國需求變得更加困難。第一季香港對中國的黃金出口量為287噸。 中國4月從香港進口的黃金規模降至14個月低點,有人因而認為中國黃金需求自去年創采購紀錄高位之后呈現疲態。但這當中部分的降幅,或許可以用香港與上海黃金進口量一消一長來解釋。 “現在要想了解中國的黃金情況變得更難了,”一名香港的交易商稱。“對于他們購買模式的理解肯定將出現一些困惑!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