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指出,美國司法單位目前正就至少10家大銀行可能涉及操控貴金屬市場行情展開調查。 報道指出,美國司法部反壟斷部門的檢察官正在審查倫敦金、銀、鉑和鈀的定價程序,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簡稱CFTC)已經啟動了一項民事調查。這些機構已經發出了初步的提供信息要求,其中包括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 PLC)周一在其年報中披露的、CFTC向其發出的一張與貴金屬交易相關的傳票,要求該行提供貴金屬交易相關資訊。 匯豐控股稱,美國司法部去年11月份向其尋求了與這宗反壟斷調查相關的文件。該行還稱,這兩家機構的調查“處于初步階段”,并稱正在配合美國監管機構的調查。 據其中一位知情人士稱,其他受到調查的公司包括豐業銀行(Bank of Nova Scotia)、巴克萊集團(Barclays PLC)、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法國興業銀行(Société Générale SA)、標準銀行集團(Standard Bank Group Ltd.)和瑞士銀行(UBS AG). 截至2014年9月30日為止,美國貨幣監理署所管轄的美國商業銀行未平倉貴金屬合約價值達1,151億美元。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Fideres合伙人Alberto Thomas去年7月在英國議會財政部特別委員會作證時指出,整個金價訂價過程是有漏洞的、因為資訊會持續外泄給交易商以及客戶。他說,基本上整個訂價過程很有可能引發內線交易,因為外界無法進行稽核且數據也不透明。 湯森路透金屬研究預測部主管Rhona O`Connell也在作證時指出,參與訂價的銀行可能有利益沖突嫌疑,因為他們一手幫客戶買賣、一邊又替自己交易。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2014年5月重罰巴克萊2,600萬英鎊,因該行某位選擇權交易員涉嫌操控倫敦黃金定價。 路透社報道,CFTC去年11月宣布將對花旗銀行、匯豐、摩根大通、蘇格蘭皇家銀行以及瑞銀重罰,總金額超過14億美元,借此懲罰他們意圖操控匯率的不當行為。 彭博社2014年3月曾報道,根據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Rosa Abrantes-Metz、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常務董事Albert Metz聯手草擬的研究報告,倫敦黃金定價恐已遭相關銀行操縱長達10年。 這份報告顯示,2004-2013年期間倫敦下午盤(注:當地時間下午3點)定價時段經常出現現貨價大漲大跌的現象,其中有6個年度是跌(超過三分之二的機率)多于漲。單就2010年來說,定價時段出現大跌的機率高達92%。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