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紙鈔,可以解讀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最好的世界里,也可以說,我們將走向“金融大屠殺”。稀有而真實的黃金白銀,才是更好的選擇。 看看歷史上幾個關鍵時間: ★ 1913年:美聯儲被創建,美元自此開啟貶值之路 (more paper, less gold) ★ 1933年:羅斯福總統沒收美國民眾手中持有的黃金 (美國民眾不再持有黃金) ★ 1971年:尼克松總統宣布終止美元兌換黃金 (much more paper, less gold) ★ 2000年:納斯達克股市崩盤,破碎了很多美國人的退休夢想 (紙質資產崩盤) ★ 2001年:美國頒布《愛國者法案》并開啟反恐戰爭…… (需更多紙鈔應對) ★ 2008年:金融市場崩盤、全球金融危機、華爾街尋求援助…… (需更多紙鈔應對) ★ 2008年:量化寬松、債券貨幣化、印鈔、實際利率降至零,犧牲儲蓄者/養老金/保險公司/生產力經濟的利益為銀行業再融資 (more paper) ★ 2010年:美聯儲推QE2 (much more paper) ★ 2012年:美聯儲推QE3 (much much more paper) 總而言之,紙鈔越來越多,黃金越來越少。 自1913年美聯儲創建以來,美元已喪失了大約98%的購買力。 自1913年以來,特別是自1971年以來,各國政府及央行們急劇增大自身權力及影響力。數以萬億美元計的主權債務目前以負利率“償債”。 美國、日本、歐洲的儲蓄者們的購買力每天都遭到侵蝕,受低估的通脹、貶值的貨幣、近零或負利率的侵蝕。 全球總債務大約200萬億美元,貌似沒有償債的計劃。可能債務會永遠成倍地增加,也可能發生違約,哪個的可能性更大? 黃金沒有帶來收入,實際上還需花費成本儲存——但現在,一些國家的紙鈔同樣存在這種情況(如,存款負利率就存款需花費儲存成本)。黃金和白銀已存在了5000年、真實存在、且一直維持著價值;毫無支撐之物的紙鈔最終命運是崩盤和燒毀——這樣的情況下,黃金白銀為什么不是更好的選擇呢? 法定貨幣不可避免地被過量印刷,購買力下降;而資產的名義價值上漲。來看看幾種有代表性的資產:標普500指數、原油價格、金價、銀價,這四種資產過去30年的月圖走勢。 標普500指數、原油價格、黃金價格、白銀價格成倍增長,因法定貨幣持續貶值。消費者物價通脹毀掉貨幣購買力,特別是當利率為零或負值時。 對于那些掌控著貨幣印刷權的銀行家而言,這世界可能是再美好不過的,特別是在其收買了大多數“以犧牲民眾利益及生產力經濟來保護金融行業”的政客之心的情況下。 所有的紙鈔都存在風險,可能崩盤,或者可能遭到毀滅,比如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只不過,人們總以為:這里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如果你正依賴于法定貨幣儲蓄、社會保險或政府救濟,那么“金融屠殺”就變得與你更為相關。而買入黃金和白銀就是最保險的做法。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