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某些批評家來說,技術分析就像騙人的萬靈油,試圖發現根本不存在的市場秩序。但新的研究卻發現,利用技術圖表作為交易決策的依據事實上是有效的,特別是當投資者最不理性的時候。 在近日發表的一篇名為《市場信心和技術分析有效性》的研究論文中,研究者發現,在投資者情緒高漲的時期,依賴于技術分析的對沖基金年回報率比同行要平均高出5.3個百分點。其中一個理由是:當市場狂熱時,價格走勢的影響要超過企業盈利和經濟形勢。 這篇論文將發表在《金融及量化分析期刊》上。有關技術分析有效性的爭論可以追溯到諾貝爾獎得主Eugene Fama的有效市場假說,該假說質疑有關未來價格走勢的有用信息是否可以從過去的價格走勢中獲得。 上述論文的作者之一David Smith表示,當投資者表現得不理性時,技術圖表可以帶來真知灼見。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商學院的金融學教授Smith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你能拋開情緒和行為障礙,并且僅僅運用均線、布爾線等技術指標,就可能免去投資者自身沖動的負面影響。” Smith與霍夫斯特拉大學教授Edward Zychowicz和Na Wang、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教授Ying Wang追蹤了1994-2010年間超過5000家對沖基金的表現。上述研究者比較了自稱依據技術分析的基金和那些不使用技術圖表的基金之間的業績表現。 結果顯示,當Baker-Wurgler市場情緒指標高于中值的時期,使用技術分析的基金平均月回報率為0.39%,而非技術分析基金這期間的平均虧損為0.06%。當市場情緒受挫的時候,結果正好相反,技術型基金表現比同行落后0.2個百分點。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