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試圖改變其國民對待黃金的習慣。印度允許銀行為存儲黃金支付利息的方案,可能會將該國民間所持有的黃金吸引至金融體系,即使該方案只得到有限的成功,也可以減少印度的進口額,從而減輕經常賬戶赤字的壓力。 對通脹的擔憂、對銀行體系缺乏信任,以及在文化習俗上對黃金的特別青睞,使得印度從每個小家庭至寺廟都持有黃金。印度每年黃金進口達1000噸,該國私人黃金持有量估計逾2萬噸。印度在2012財年(截止到2013年3月)將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近3%用于進口黃金,使得印度經常帳赤字擴大,且促使盧比貶值。 印度提出的方案是,印度公民將黃金飾品融化,起存量為30克且最少存一年,而銀行則可以將黃金借貸給珠寶商或是以金幣的形式出售。野村證券(Nomura)估計,即使印度該方案每年僅吸引200噸黃金流入銀行系統,也能使印度進口額每年約下降60億美元。 其他的一些國家曾取得一些成功。土耳其2011年在資本流入放緩之際,就允許銀行用黃金來作為其存款準備金的一部分,來提高流動性,僅在兩年時間里,銀行業的貴金屬賬戶就從17億里拉(6.74億美元)上升至156億里拉。 利率對上述方案取得成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銀行業可以將黃金涵蓋進其儲備和流動性比率內,銀行業就能提供更高的回報。僅僅是將黃金貸給珠寶商,不大可能支付得了銀行得成本。 但是在現有的方案下,即黃金不計入儲備和流動性比率內,印度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對500克黃金儲蓄僅能支付可憐的1%的利息。相比之下,定期現金存款的實際利率為3%左右。因而該方案對印度私人黃金持有者來說,吸引力可能不夠,但是對持有黃金量很多的寺廟和其它機構來說,還是很具有吸引力的,能降低“愛金成癮”對該國所造成的負擔。 背景知識 印度上周二(5月19日)公布上述方案的草案,試圖將民間的巨大黃金存儲量吸引至銀行系統。 該方案提議,個人可以將最低起存量的30克黃金至少存于銀行一年來換取利息,具體利率將由銀行確定。銀行可以將這些黃金貸給珠寶商,或許也可以將之作為其儲備和流動性比率的一部分。 如果個人將100克黃金以1%的利率存于銀行,等取出時就可以獲得101克黃金,或是同等價值的盧比。個人在存儲黃金時就必須決定其取出時是以黃金的形式取出還是以盧比的形式取出。印度對黃金儲蓄利息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財富稅或資本收益稅。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