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很有可能在未來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產生 國際黃金市場流動性良好 近來,有關無法在歐洲零售網點購買金幣的謠言已被炒得沸沸揚揚;有傳言指在西班牙,過去向公眾提供黃金銀行已紛紛關閉,如果有人攜帶大量珠寶離境,西班牙當局將會對這些珠寶稱重。更有分析指出,歐洲政府正在關閉黃金零售市場,并且可能會沒收私人黃金,將持有黃金視為非法行為。難道歐洲已陷入嚴重的黃金短缺之中了嗎?作為歐洲最大的黃金經紀商和存儲供應商之一, GoldCore已經證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為什么歐洲政府會選擇沒收本國公民所持有的微量黃金,而不是像俄羅斯、中國等國家的中央銀行一樣直接在公開市場上購買。近幾年來,國際黃金市場已逐步成熟,并更加國際化和復雜化,可以說,如今黃金市場的流動性比歷史上任何時刻都要強。假設在某一歐洲國家,例如西班牙,一黃金買家無法從當地交易商手中獲得黃金,他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從其他歐盟國家的交易商手中購買黃金,或者直接向國際鑄幣廠和冶煉廠購買。即便當局不允許公民私人持有黃金,買家也可以匯款給黃金交易商或是存儲供應商,并將黃金儲存在蘇黎世、新加坡或是香港的地下金庫中。 盡管目前歐元區面臨多重風險:歐洲央行推行了前所未有的貨幣政策試驗—量化寬松;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威脅;中東以及俄羅斯和歐盟之間蓄勢已久的緊張局勢帶來的不穩定因素,但最近幾個月歐洲的黃金需求十分活躍。據彭博社報道,德固薩公司(Degussa,歐洲最大的黃金冶煉和批發商)首席執行官Wolfgang Wrzesniok-Rossbach在最近舉行的國際貴金屬學會年度會議上表示:“鑒于有關希臘退出歐元區的不確定性依舊很大,同時考慮到歐洲其他各國情況,我們預計黃金需求仍將十分活躍。”但他同時提及諸如黃金儲量短缺或是無法供應歐洲客戶等情況。 與此同時,德國、瑞士和希臘的金幣需求表現強勁。據德固薩公司報告,2015年前5個月,德國的黃金需求激增了30個百分點。事實上,即使是在希臘,雖然債務違約期限即將來臨,并且面臨著來自包括希臘黃金交易商在內的黃金需求,也并未出現黃金短缺的情況。 歐洲政府沒收散戶持有黃金的說法是錯誤的 有關整個歐洲的金幣交易商被各國政府禁止向公眾出售黃金的論斷顯然是不正確的。若持有黃金已經變得非法,則難免會引人質疑—究竟是誰會從這種有關黃金的負面信息的傳播中獲益?這種負面信息極有可能會對正在考慮黃金投資的散戶的信心造成打擊,試想,有誰會去購買被政府沒收和禁止的投資工具。 當然,仍有一些國家決定沒收私人黃金,但這與1933年美國的經驗不同。1933年,黃金作為交換媒介和硬通貨,其私人持有量十分巨大。而在今天,黃金僅作為價值儲藏退出流通領域,公眾持有量大大減少。這意味著,沒收散戶持有黃金的做法是毫無意義、極不可能的。而持有大量黃金,并且未經分配的ETF則成了政府收回黃金的主要目標。此外,為客戶管理著大量黃金資產的公司也可能由本國政府收歸國有。而在系統性風險事件或貨幣危機爆發時,債務國政府則可能將其轄區內的大型經銷商、金融機構以及銀行的黃金儲備收歸國有。 因此,我們建議客戶直接持有實物黃金、銀幣等,并寄存在如新加坡、瑞士等安全地區信譽良好的公司處。 金價下跌的錯誤判斷 有分析指出中國乃至全球的黃金需求銳減,這勢必會引發金價的進一步下跌。4月,由瑞士到中國的黃金運送量出現了史上最大幅度的下降,降幅達67%。由于亞洲經濟呈現放緩態勢,黃金需求下降了近36%。然而,上述分析僅關注了中國從瑞士的黃金進口,卻忽略了來自世界各地巨量的黃金供應。作為衡量中國黃金總需求的最佳指標,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提取總額始終保持強勁(6月第一周為32.695噸),而隔夜保證金率也始終保持約每盎司1—2美元。 最近幾年,我們常聽到有關中國和印度黃金需求下降的猜測。事實上,這只是市場興衰的正常表現,需求從歷史高位跌落,但之后又會回升。實際上,當我們濾掉日度、周度以及月度噪音,僅僅關注季度以及年度的實際需求趨勢,便會發現,近年來中國和印度的黃金需求始終保持強勁。 歐洲并沒有出現所謂的黃金短缺,但是鑒于目前實物黃金市場的整體規模較小,而實物白銀的市場規模更是小于黃金市場,短缺很有可能在未來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產生。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