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周五(2月26日)表示,當前中國的經濟基本面較好,仍具備較強的增長動力;而鑒于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當前形勢的看法,央行的貨幣政策是處于穩健略偏寬松的狀態,還要不斷觀察,適時動態調整。 在央行行長周小川于媒體會之前先行提供的新聞稿中,央行指出,中國正在完善貨幣政策框架,逐步從數量型調控為主轉向價格型調控為主;對于可能的經濟下行風險,目前中國仍有一定的貨幣政策空間和多種貨幣政策工具。 央行并稱,商業銀行往往傾向于年初多放貸款,央行傾向于春節后穩定一段后再適度引導,同時會高度重視總需求的調控和杠桿率的變化;此外,近期定向降準考核后的準備金率調整,總體對流動性影響不大,定向降準的整體優惠度保持基本穩定。 而對于匯率問題,央行表示,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要講究時機和條件,需把握合適的時間窗口;合適的匯改時間窗口并不總是存在,故改革會呈現有快有慢的局面。 此外,央行特別指出,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市場短期波動將向經濟基本面回歸。 中國央行表示,當前中國的經濟基本面較好,仍具備較強的增長動力,商業銀行往往傾向于年初多放貸款,央行傾向于春節后穩定一段后再適度引導,會高度重視總需求的調控和杠桿率的變化。 央行還稱,近期定向降準考核后的準備金率調整,總體對流動性影響不大,定向降準的整體優惠度保持基本穩定,鑒于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當前形勢的看法,央行的貨幣政策是處于穩健略偏寬松的狀態,還要不斷觀察,適時動態調整,對于可能的經濟下行風險,目前中國仍有一定的貨幣政策空間和多種貨幣政策工具。 中國央行表示,中國正在完善貨幣政策框架,逐步從數量型調控為主轉向價格型調控為主。 中國央行稱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要講究時機和條件,需把握合適的時間窗口,積極的財政政策會加大力度,實行減稅政策,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合適的匯改時間窗口并不總是存在,故改革會呈現有快有慢的局面。 中國央行表示,中國還將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平衡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風險防范三者間的關系,春節后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較多表現為跟隨一籃子貨幣而變動。 中國央行并稱,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市場短期波動將向經濟基本面回歸--中國央行,外匯儲備的變化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某些時點甚至可能會產生一些“過沖”,但不應把這種“過沖”當成趨勢,外匯儲備的波動終將回歸理性,中國的外儲會保持在合理、適度的水平。 央行最后表示稱,穩定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更顯特別重要,同時相信只要經濟基本面健康且匯率接近均衡,預期會回歸理性。 2016年初,央行將“外匯買賣”調整為“中央銀行外匯占款”,不再包含金融機構從事外匯買賣而占用的人民幣資金,此舉是對信貸收支報表科目的優化,目的是保證統計報表的科學、清晰和簡潔,使指標反映的信息純凈,指向明確,避免市場誤讀。 此外,央行還稱,目前商業銀行自營的外匯市場交易不必然影響央行外匯占款,也不必然反映資本流動。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