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金價持續走高,而英鎊出現大幅貶值,不少分析師將當前黃金的走勢與20世紀90年代的歐洲貨幣危機進行了比較。當時,1992年年底,英國被迫脫離歐盟匯兌機制。 據紐約梅隆銀行(BNY Mellon)數據顯示,今年至今黃金兌歐元上漲16%,兌美元上漲17.5%,兌英鎊上漲約24%。甚至兌死灰復燃的日元,也上漲了9%,金價創下了過去三十年最大反彈幅度。 從SPDR黃金ETF(GLD)的持有量來看,到目前為止,總持有量增長至760.32噸。今年年初GLD的持有量為642.37噸,也就是說,今年至今GLD已經流入了117.95噸,增幅達到了18%。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周五(2月26日)公布的周度報告顯示,截至2月23日當周,COMEX黃金投機凈多頭頭寸增加29633手,至123566手。 上周參與Kitco在線調查的1428人中,1111人或78%認為本周黃金仍看漲,樂觀情緒較此前有所上升,上周看漲比例為71%;212人或15%看跌;105人或7%保持中立。 BNY Mellon首席市場策略師Simon Derrick表示,“一直以來,鑒于貨幣市場中的一些重大改變主要圍繞對英鎊貶值的擔憂,似乎可以合理的得出結論,至少某些方面,金價與英鎊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這不禁讓人想到了90年代初歐洲貨幣危機期間黃金的表現。” 通常來說,英鎊和歐元一旦出現貶值,大家就會選擇黃金來規避風險,所以說他們成為了促進金價上漲的條件。 1990年,英國決定加入西歐國家創立的新貨幣體系——歐洲匯率體系(簡稱ERM)。而當時索羅斯就認為英國加入新的西歐貨幣體系,與新德國形成聯合就是一個致命的失誤,這意味著英國將增加對德國的依賴。另外,英國央行是否有足夠能力維持高匯率也值得懷疑。而正如索羅斯預言的那樣,1992年西歐遭遇金融危機,英國經濟出現下滑,并希望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然而英國與德國的貨幣政策產生分歧。德國因為此前遭遇通脹引起的經濟崩潰而不愿意降息。 于是英國陷入窘境,在經濟不斷下滑的同時,英鎊也面臨升值壓力。所以,英國如果想改善經濟,就必須讓英鎊貶值,提振出口貿易。然而依據當時的匯兌機制,英國必須保持1英鎊兌換2.95德國馬克的比率。此時,索羅斯認為英國將不可能保持匯兌機制,并在那一段時間大量擴大頭寸規模,為狙擊英鎊作準備。 在這場與英國政府的較量中僅索羅斯一人就動用了100億美元。而在1992年9月,危機終于爆發,索羅斯大量放空英鎊。英鎊一路貶值,即使英國政府動用大量外匯儲備來捍衛英鎊,最終還是慘敗,被迫退出歐洲匯率體系。而索羅斯則成為了最大贏家,獲利近10億美元。 在英國退出歐洲匯兌機制之后,1993年,黃金出現暴漲。 Derrick表示,“對于近幾年黃金走勢的本質還有一些爭議。也許是只強調了歐洲因素的影響,盡管目前所討論的主要問題是英國退歐,而非ERM,但實際上,鑒于23年前所發生的事情,最近一周市場的變動似乎并不是貨幣政策問題本身這么簡單。” 荷蘭銀行分析師Georgette Boele表示,黃金最近的走勢更類似于風險資產,而非避險資產。 近幾年多數央行實行降息并開始進入負利率區域,歐洲央行是第一個主要采取負利率的國家,緊隨其后的就是日本。也有分析師認為,美國有可能將很快跟進。但空前的寬松卻引起公眾的恐慌,開始囤積現金,而投資者則亟需找到長期債券規避來自負利率的沖擊,于是金價獲得了很大的支持。 Boele還稱,“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黃金是極具吸引力的。最新的風險追逐交易應該是做多黃金,因為多數貨幣和資產已經不具有吸引力。另外,黃金的低價格也使其成為了相對安全的選擇。我們預計美聯儲不會再升息,金價年底會達到1,300美元。”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