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價格改革一直是近期牽動市場各方神經的重要話題。 國家發(fā)改委相關人士日前表示,將積極穩(wěn)妥地推進能源價格改革,擇機進一步理順成品油、天然氣價格。 市場人士預計,這將加深市場對中國即將進行成品油價格改革的預期。由于國內對成品油價格實行管制,而同時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進一步上升,因此令成品油零售價明顯低于原油成本。市場一直預期政府會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但由于物價上升,中央擔心提高成品油零售價格,會加劇本已嚴重的通脹,因而在提高油價抑制需求上顯得審慎。 目前,國際市場上油價也是不斷創(chuàng)新高,而中國的成品油價格何去何從,更是牽動市場各方的神經。在月初舉行的中印日韓美五國能源部長會議上,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張國寶表態(tài),中國國內成品油價格也計劃與國際接軌,但是,必須暫緩執(zhí)行。他說,當前正值國際石油價格出現(xiàn)飆升的時期,如果快速推進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接軌,必將對農業(yè)等產業(yè)產生巨大的影響,其影響要遠遠大于油價上漲的影響,暫緩成品油價格改革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經濟。 近一段時間以來,國際油價屢創(chuàng)新高。國際油價的持續(xù)攀升,加上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價格管制,已讓兩石油巨頭“叫苦連連”。據(jù)中國石化的公告,今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5.78%,如果沒有74億元補貼計入利潤,一季度中石化的整體經營就是虧損的。兩石油巨頭的窘境最終由中央財政買單,以每月補貼的方式出手“解救”。分析人士指出,財政補貼的結果可能是“吃力不討好”,因為一是不能有效刺激兩巨頭增加供給,二是民營煉油企業(yè)由于無法得到財政補貼進而不得不放棄市場。財政補貼不僅沒有有效解決油荒問題,反而使其愈演愈烈。 由于原油價格走高造成特別收益金大幅增加以及國內成品油價格不到位等原因,中國石油日前發(fā)布公告,聲稱計劃公開發(fā)行總額不超過人民幣600億元公司債券,以調整公司的債務結構及充實營運資金。國泰君安分析人士認為,從發(fā)行的規(guī)模和時機來看,判斷此舉是為了確保今年的部分資本支出能夠完成,3-5年后的原油儲量增加態(tài)勢不改變,在特別收益金征收政策短期難以改變的背景下,提前所做的預防性準備。 伴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國際成品油價格也是水漲船高,而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成品油價格的差價更是越來越大。 眾所周知,中國石化是國內最大的成品油生產與經銷商,也是成品油價格上調的最大受益者。中石化2007年成品油產量約9300萬噸,經銷量約1.19億噸,2008年預計成品油產量超過1億噸,因此成品油價格每上調100元,每股收益大約將增加0.08元。有分析指出已經有各路資金在買入中國石化,“賭”的籌碼就是成品油價格的上調。 成品油提價的預期,同時也在加重各地成品油庫存的增加。有分析人士指出,高庫存顯示出部分企業(yè)的惜售心態(tài),博的也是未來價格上調。 “成品油價格接軌也不會是一步到位的方式,應該是小幅多次的緩慢提高成品油價格接近市場水平后,再形成市場化定價方式,以減輕對經濟的沖擊,一步到位的方式不可取。”一分析人士這樣表示。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wǎng)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