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4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WTI 8月交割原油期貨上漲至137美元/桶,布倫特8月原油期貨也漲至136.46美元/桶。從5月21日以來,原油已戰戰兢兢地在130美元以上維持了超過一個月。 高油價促動著各行各業的每一個神經,不過,最直接的恐怕要數煉油行業,作為亞洲最重要的石油集散地和煉油基地之一,新加坡的煉油業主要由殼牌、埃克森美孚和新加坡煉油公司把持,日均提煉原油能力達130萬桶,約相當于中國石化全國煉油廠產能合計的40%。 每桶煉制利潤降78美分 與印度、馬來西亞的煉油業不同,處于完全市場化運作擁有自主的定價權,同時也沒有因價格控制而獲得財政補貼的概念。生存狀態與我們熟知的國內煉油業頗不相同。 市場化下的石油產品價格,是根據該產品的供求關系及交易雙方對該產品適當價格的判斷來決定的,這與國際原油交易價格的產生根據基本相同。因此,在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時候,石油產品的價格也跟隨該趨勢上漲。 以新加坡市場交易的汽油價格為例,2005年初時為每加侖1.02美元,最近價格為3.43美元,兩年半時間內的漲幅為234%,甚至稍高于原油的漲幅。 “但是,通常來說成品油和石油制成品的交易價格變動周期比原油要稍為遲延。因此在原油價格上升速度較快的時期,成品的價格不會那么快就反映出來,而到達終端使用者的漲價幅度則更因為交易環節增加和交易雙方的討價還價而再被推延。”一國際石油公司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除了提價遲緩的影響之外,市場化下的煉油需要面對的另一個問題是高油價對于需求的打擊,美林證券近期的一份報告顯示,由于原油價格過高,一些地方石油需求已經呈現疲軟狀態,新加坡煉油利潤持續下降。新加坡每桶原油的綜合煉制利潤已降至9.69美元,比2月底下降了78美分,是2月8日以來最低水平。按照新加坡130萬桶每日產能,相當于其煉油業每天損失利潤約101萬美元,若此情況維持一年,所產生的利潤損失高達3.7億美元。 前述人士介紹,每當原油價格進入上升階段,全球的煉油業都會進入“防御階段”。殼牌集團在油價進入上升周期的策略就是,“更多的上游,贏利的下游(More upstream, profitable downstream)”。言下之意,原油勘探開采要盡可能多賺錢,而下游則要保持賺錢(即害怕虧錢)。 該戰略執行結果是,殼牌2008年第一季度盈利同比增長12%,達到77.8億美元,但其中大多數的貢獻來自于上游,下游僅貢獻了14億,占全集團的18%,甚至低于去年同期的20億美元。 第13次漲價 新加坡的國際石油公司,其承擔的責任更多是在經營管理時必須遵守各項法規和當地人文習慣,并不承擔任何需要以經營虧損來配合某一國家經濟政策的義務。 6月25日,新加坡石油公司(SPC)再次上調了燃油零售價格。汽油的三種不同型號將上漲0.05新元/公升,柴油上漲0.10新元/公升。 這是新加坡石油公司自去年7月第13次連續上調汽油和柴油的價格。殼牌(Shell)的新加坡公司率先在24日下午4時調高油價,經營加德士油站的雪佛龍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則也分別在24日晚上7時和8時跟隨漲價。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