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在最近十幾個交易日里經歷了一波快速回落,從147美元一線最低跌至120美元,其下跌幅度最大超過18%。在十幾個交易日中出現如此大的跌幅是前所未有的。 事實上,七月中旬以來的價格暴跌進一步印證了人們關于投機造成高油價的猜測,短期之內大量的賣空資金涌出期貨市場確實導致油價暴跌。 在此期間,供需基本面等因素并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然而,預期發生變化了。這次下跌的主要原因恐怕還是對世界經濟前景的擔憂和預期。根據IMF的預計,2008年全球經濟增長將由去年的4.9%大幅降至3.7%。美國第二季度的GDP增長速度為1.9%,雖然高于第一季度,但低于市場預期的2.3%。這說明美國經濟疲軟的態勢可能會持續。日本最近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GDP和工業生產增長速度分別為1%和2.8%,符合市場預期。但失業率達到4.1%之高,已經連續三個月高于4%。歐洲經濟也難以獨善其身。由于美國經濟下滑一般滯后一年反映到歐洲,所以市場對歐洲未來一年的經濟走勢也并不樂觀。作為世界經濟的另一架引擎,中國經濟也出現增長放緩。 實際上,僅僅從需求增長的角度是無法解釋油價暴漲的。過去五年,全球石油需求的增長速度不足1%,但價格卻上漲了四五倍。即便不用美元而是用歐元或人民幣來計算,油價漲幅仍然驚人,并超過歷史水平。對美元貶值以及通貨膨脹的預期使得大量的投資基金選擇長期投資規避通脹風險。而短期內又有大量的投機資本利用各種題材炒作或預期進入石油市場,放大了油價上漲的趨勢。正如美國經濟學家漢密爾頓指出的那樣:賣出到期合約的投機者發現,不斷增加的期貨購買量轉化為不斷增長的期貨和現貨價格,可導致自我實現的預期和投機。 預期影響投資者行為與金融市場的自身特點有關。除去套期保值頭寸,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動是以收益最大化為前提的,只要認為有利可圖,資金就會根據預期做多或者做空。因此,從較短的觀察尺度(比如幾個交易日或者一兩周時間內)來看,預期的變化確實會導致資金的流進或流出,進而影響石油價格。當然,一些以長期投資為目的的商品指數基金(大規模買入以原油為代表的一籃子大宗商品以對沖通貨膨脹風險)并不一定在意短期的波動。只要通脹預期仍然存在,這些基金仍然會存在于金融市場。而新千年以來的原油大牛市就與這類基金長期存在于市場并持續做多有關。 意大利學者克勞曾經說,石油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其不確定性。因此,關于未來油價的走勢,確定觀察尺度非常重要。如果用十年的眼光來看,十幾個交易日的下跌沒有什么意義。而對于投資者或者投機者來說,長期的觀察尺度也沒有意義。正如凱恩斯的那句名言,“在長期,我們都死了”。如果從未來幾個月的觀察尺度來看,不排除在未來幾個月伊朗局勢有惡化的可能。一旦這種預期成為市場共識,油價必然重新回到上升通道,甚至再創歷史新高。就我個人來看,這種可能性很大。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