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輝煌,也有沮喪;既有歡笑,也有淚光——這正是2008年全球石油行業的真實寫照! 油價從高點迅速下跌 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國際油價先是在年初歷史性地突破100美元,隨后在上半年持續飆升并在7月份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但到了下半年,油價便如斷線風箏般迅速跌落,并在年末跌至每桶約40美元的4年來最低點。 與年中的歷史最高紀錄相比,油價在短短5個月內每桶下跌了100美元以上,如此短的時間內出現如此大的跌幅,堪稱史上罕見。 作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石油價格在今年出現的這種大起大落,牽動著全球的神經,并帶動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走出同樣的倒“V”字走勢。而其瘋漲暴跌的幕后既暗藏著投機資本的“推手”,更預伏著全球經濟環境惡化的隱憂。 對于上半年油價飆升的主要原因,普遍的看法是供求關系緊張和瘋狂的投機行為。波士頓大學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羅伯特·考夫曼表示,這是市場基本面和投機操作共同導致的。“需求增加而非歐佩克產油國產量萎縮改變了供求關系的平衡;而投機者們意識到了基本面的這一變化,預計該變化會推高油價,并因此采取了相應的操作。這種對未來價格上漲的預測最終影響到現貨市場,將油價推高到超過供求平衡的水平。” 應該看到,在油價扶搖直上的背后,明顯涌動著一種狂熱的投機躁動。《后凱恩斯經濟學》一書的作者托馬斯·佩利撰文指出:“有大量的證據強烈顯示在當今石油市場上存在著猖獗的投機。一個重要的跡象是有文件證明的石油交易性質的變化,投機者(如金融機構和對沖基金)現在占交易的70%,而7年前只有37%。” 而下半年油價急轉直下的主因,則肇始于美國的金融危機造成世界經濟疲軟進而導致原油需求的減少。目前,美國、日本和歐元區的經濟都已陷入衰退。11月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分別大幅下調至3.7%和2.2%,并將明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率由此前預測的0.5%下調至-0.3%。 基于對世界經濟前景的悲觀預期,國際能源機構11月13日下調了今明兩年世界原油需求預測。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也表示,今明兩年世界原油日均需求量均將低于該組織此前的預期。 這種市場悲觀情緒導致投機資本大量抽逃,并進一步加快了油價的下滑速度。 國有油企壓力減輕 但對中國而言,油價下跌卻令國有油企背負的煉油虧損壓力大為減輕。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主任助理姜鑫民向本報記者指出,在高油價背景下,政府承擔了巨大的補貼壓力,隨著油價下滑,這種壓力會有所減輕。同時,油價回落對兩大石油集團、尤其是原油進口量較大的中石化集團來說也是一大利好,意味著它們的煉油虧損將減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相對較低的油價水平給燃油稅的推出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理順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12月5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公告,就《成品油價稅費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并決定于明年1月1日起實施。至此,這項遷延逾十年、影響深遠的改革終于啟動。 “當油價處于較低水平時,無論接軌還是燃油稅推出的壓力都比較小。”姜鑫民說。 未來走勢眾說紛紜 展望明年,業界對國際油價的走勢眾說紛紜。德意志銀行上周將2009年油價預期下調21%,從原先預期的每桶60美元調整至每桶47.50美元。該行還表示,油價甚至可能跌至每桶30美元的低位。該行認為,油價要到2010年下半年后才可能回升至每桶75美元,即沙特阿拉伯近期所說的理想的石油價格。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 《2009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則預測,未來兩年內的石油價格將會在每桶75美元左右。而從長期來看,隨著供需狀況的改善,油價會降低到50美元/桶左右。 至于多年來高油價的鼓吹者——高盛集團最近也下調了2009年油價預期,從原先的86美元/桶降至80美元/桶,不過其同時認為2009年年底油價可能將反彈至每桶102美元水平。此外,瑞信集團也將其對2009年油價預期從每桶73美元下調至58美元,同時將2010年的均價預期從98美元調低至78美元。 不過,從長遠來看,由于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能源的稀缺性,油價的長期趨勢仍是向上。國際能源機構(IEA)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就表示,一旦全球經濟復蘇,油價將反彈至每桶100美元以上,并將在2030年超過200美元。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