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1月原油進口量已經跌至全年最低水平。 海關總署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單月,我國進口原油1336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86%,較今年10月下降高達17.3%! 這一跌幅超出市場預期。 數位受訪人士表示,雖然料到國內需求的放緩及濃厚的看跌氛圍會拉低原油進口,不過考慮到政府會趁低價增加原油儲備,本以為11月原油進口量仍能保持增長。 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郭海濤12月23日表示,根據其獲得的消息,目前國家原油儲備庫庫存處于高位。 與此同時,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呼吁將民營油庫納入國家石油儲備體系。 需求:11月表觀消費負增長 貿易商們也普遍處在觀望狀態。 9月末開始,國內華東及華南地區已經有不少大批發商降價拋售成品油。深圳海晟國際石化商貿公司便是其中之一,該公司負責人唐明強12月23日介紹,奧運期間該企業囤油接近5萬噸,而眼下庫存已經清排至1萬噸左右。 他表示,預計到明年4月需求形勢好轉之前,都不會考慮大量進貨。 “現在油太難賣了!”唐明強的柴油主要供應給珠三角的工廠,工廠開工率下降使得柴油訂貨數也跟隨下降。比如,該公司長期合作的一家鋼鐵廠數月前每月需要消耗500噸柴油,而現在僅需要300噸。 需求的惡化超出市場預期。 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周二提供給本報的測算數據顯示,1-10月,中國原油的表觀消費量(國內生產量加進口量,再減去出口量)同比增速為6.1%,而1-11月,這一增速已經放緩至5.8%。路透社測算稱,11月份石油表觀需求同比下降約3.5%,為近三年來首次下滑。 追蹤中國石油趨勢的美國獨立分析師Paul Ting在近期一份報告中也表示,美國石油消耗量正以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未曾見過的速度急劇下降,而中國的石油需求萎縮步伐甚至比美國更為迅猛。 郭海濤表示,從趨勢上判斷,原油需求仍將處在下行通道中,明年一、二季度可能情況最為糟糕。“石油需求與實體經濟整體狀況密不可分”,國內商品出口的放緩就已經嚴重影響了柴油銷售。 以往四季度本來是商品出口旺季,工廠紛紛趕工,第四季度本應是工業柴油需求相對回升的月份。但由于國內中小工廠關停較多,出口減少,易貿能源調研顯示,年內國內柴油工業需求已經縮減了20%-30%,換言之,缺少工廠的需求支撐,往年第四季度國內柴油需求“井噴”的景象已經不再。 茂名石化人士估算,珠三角的柴油超過30%是直接由工廠消耗,50%用于與出口相關的物流運輸。 加工量:12月或減產超一成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11月原油進口1336萬噸,日均進口325萬桶,同比下降1.86%;1-11月原油進口總量為16451萬噸。 作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費國,中國還在削減從海外購買的成品油數量,成品油進口量已經連續兩個月觸及兩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 汽油、柴油的進口量在9月就已呈現大幅跳水,11月,中國并無汽油進口紀錄,單月柴油進口下降近80%至4萬噸,此前的10月份柴油進口量亦大降了46%。 原油、成品油進口量的銳減源于供求關系的急劇惡化。 茂名石化人士周二稱,8月北京奧運會之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公司一直保障國內成品油供應,連續數月的大舉采購確已導致國內成品油儲備過剩。 他稱,考慮到原油進口的滯后期,11月進口的原油估計是在8月奧運之后訂的貨,“當時需求疲軟的態勢剛剛顯現”。 易貿能源的分析師判斷,經過數月清理庫存后,國內油品庫存仍處于中上水平,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公司庫存仍在高位,而貿易商、消費終端基本都是低庫存甚至零庫存運作。
新華社近日有報道稱,中石油、中石化10月的汽油庫存已經增加至3310萬桶,而9月底為3090萬桶。另外,兩家公司的柴油庫存10月也升至5160萬桶,9月底為4680萬桶。 高位的庫存迫使兩大公司減產、清排庫存。 上述茂名石化人士透露,11月、12月,該煉廠的加工量都將維持在110萬噸,這較7月120萬噸的超負荷運轉已經下跌。 易貿能源分析師提供的數據顯示,12月份中石油原油計劃加工量約為1005萬噸,環比減少80萬噸,日加工負荷環比減少10.38%,是近7個月以來的最低加工水平。而中石化12月份原油計劃加工量約為1220萬噸,環比減少132萬噸,以日加工量來看,減幅達到12.67%。他稱,目前國有大煉廠的開工率處在近兩年的最低位,維持在69%,而今年三季度奧運前后,開工率均在80%以上。 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中國11月份原油加工量較上年同期下降2.3%,至2727萬噸,平均每天加工666萬桶,而10月份原油加工量為2980萬噸。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