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金融危機蔓延初期,沙特阿拉伯憑借多年來積累的豐富石油美元和外匯儲備,成為全球受沖擊最小的國家之一。但如今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放慢的效應逐步顯現,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第一大產油國的沙特也不得不面對低油價“寒冬”所帶來的沖擊。 歐佩克本月17日做出的大幅減產決定依然無力改變油市的低迷。最近,紐約市場基準原油期貨價格已從7月份頂峰時期的每桶147.27美元狂跌至每桶38美元左右。毫無疑問,原油需求萎縮和投資者的悲觀情緒對油價產生了持續的下行壓力,而以沙特為代表的海灣產油國將很難在金融危機中獨善其身。 據沙特一家投資機構的最新預測報告,2009年沙特石油收入可能將銳減至1720億美元,比今年下降41%。報告還下調了沙特的經濟增長預期,認為今年沙特經濟增速將降至5.7%,明年進一步降至1.5%,而且明年有可能成為自2002年以來沙特經濟增速最慢的一年。 面對嚴峻的局面,沙特政府正努力依托豐富的石油收入,力求在保證宏觀經濟大局穩定的前提下,實現經濟“軟著陸”,以渡過本輪低油價的“寒冬”。 沙特經濟近幾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在滾滾而來的石油美元支持下,沙特政府積極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大力開發石化、采礦、加工制造和農業等領域,機場、鐵路、碼頭、工業城等大批項目紛紛上馬。 沙特財政大臣阿薩夫多次表示,沙特原定的經濟發展計劃不會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沙特政府不會削減對未來經濟發展計劃的開支和投入,沙特金融機構也有足夠的流動性為原定的經濟發展計劃提供支持。 沙特內閣會議本月22日宣布了2009年的財政預算,其中財政收入為1093億美元,支出為1266億美元,預計將出現173億美元的財政赤字。而今年的財政預算收入為2930億美元,支出為1360億美元,實現盈余1570億美元。通過今明兩年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沙特政府在財政收入大幅下降的不利情況下,并未大幅削減財政開支,這表明沙特政府計劃利用前幾年積累的豐富石油收入繼續維持經濟穩定發展。總體來看,沙特的經濟政策一貫秉持比較保守的原則,即使在近兩年油價高企的時期,沙特政府也一直以每桶50美元這一相對較低的油價編制財政預算。 在歐佩克內部,沙特也始終是反對油價大起大落的“穩妥派”代表。今年6月份,沙特國王阿卜杜拉在吉達國際石油會議上號召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齊心協力應對高油價問題;本月19日,沙特石油和礦產資源大臣納伊米在倫敦出席國際能源會議時表示,沙特將繼續在能源領域投資,按計劃明年將其日產原油能力提升至1250萬桶,以兌現沙特以往的承諾,確保對國際市場的原油供應。 阿卜杜拉11月15日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時也表示,未來5年沙特將向石油等行業投資4000億美元,以刺激經濟增長,抵消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 此外,金融危機還給沙特帶來了一個“相對有利”的因素。在今年上半年高油價時期,沙特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而能源成本下跌也降低了食品、房租、建材等主要消費物價,而這恰恰有助于緩解沙特國內的通脹壓力。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