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傳出消息,中國4個國家石油儲備基地已于2008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2009年中國還將繼續啟動黃島、錦州等8個石油儲備基地建設。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現在是儲備的好機會。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國際油價存在向上走的空間,但向下走的空間很小。 北京時間2月6日凌晨,紐約商業交易所的3月期原油合約上漲85美分,收于41.17美元。4月原油期貨報每桶45.76美元;5月原油期貨結算價報每桶48.38美元。盡管需求疲弱,但一些分析師仍對油價走高充滿希望,認為市場遲早會嘗試推動油價走高。 林伯強認為,在當前油價低谷期,政府應抓住時機進行石油收購。而前提是石油儲備基地的建設必須加快,否則增加石油儲備會面臨挑戰:一是受制于儲備能力,無法大量進行儲備;二是如果石油儲備基地不能較快建起來,則建成之時很可能面臨國際油價已經走高的局面。如此將增加石油儲備成本。 業內分析認為,中國四大石油儲備基地建成后,預計相當于十余天原油進口量,再加上全國石油系統內部21天進口量的商用石油儲備能力,中國總的石油儲備能力將超過30天原油進口量。而國際平均石油儲備能力為90天進口量。由此觀之,中國還需要進一步加快石油儲備步伐。 石油儲備包括兩方面,即商業儲存和戰略儲備。商業儲存主要指由從事石油生產各環節的企業自行儲存,以應付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石油供應短缺以及油價的過大起伏和調節需求方的峰谷差等,國家或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規定與企業規模相應的最低儲存額。 而戰略儲備一般都由國家進行或參與調控,主要目的是應對重大的突發事件造成的供應中斷(或嚴重短缺)。 國家初步規劃的石油儲備體系分為四級,包括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地方儲備、央企商業儲備及中小型商業儲備四級儲備體系。 林伯強認為,雖然現在國際油價對中國來說有很大吸引力,但中國由于石油儲備能力所限,大量進口石油還不現實,就現在的儲備能力來看,所進口的石油量對國際油價不會產生明顯影響。 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1月份撰文稱,中國應利用全球能源需求下降的時機鼓勵企業用閑置的商業庫容增加石油儲備。 美國能源部1月初發表聲明稱,由于國際油價處于低位,將在未來幾個月內為戰略石油儲備補充近2000萬桶原油。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