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美聯儲宣布將購買最多3000億美元的2至10年期的美國國債和7500億美元的MBS債券,以及1000億美元的機構債。消息一出,美元匯率應聲大幅下跌,美元兌歐元匯率下跌至近兩個月以來新低,外匯市場交易商普遍懷疑美元可能已經喪失了避風港貨幣的地位;而相反,歐元、日元等貨幣的匯率上升,以及黃金、原油、商品期貨價格的強勁上漲,在波動加劇的市場,有哪些市場值得中小投資者加以關注,又有哪些掛鉤標的的理財產品存在投資機會呢? 看點一: 美元短期走軟 在經歷了連續三天的下挫之后,亞洲匯市周五,美元兌日元和歐元小幅走高,而前一交易日一度觸及今年1月以來低點。觀察人士認為,美元在短期內將重拾下跌趨勢,而外匯市場交易商也普遍懷疑美元可能已經喪失了避風港貨幣的地位。 新加坡華僑銀行外匯策略師EmmanuelNg表示,鑒于利差逐漸擴大,投資者對貨幣貶值的擔憂可能會持續拖累美元,尤其是如果市場風險偏好盡力維持不變,預計美元短線將持續看跌。 但美元還會跌多少、跌多久呢?東亞銀行(中國)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認為,這一次美元指數的下跌始于2001年科技股泡沫破裂之后,指數從120跌到現在的80附近,下跌幅度僅為30%左右,從調整的幅度來看未來仍有不小的空間。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的態度則相對樂觀,他認為:“從美國最新公布的一系列數據包括美國多家金融機構宣布1、2月份實現盈利,都說明美國經濟狀況正在好轉,而不再像前一陣子都是一邊倒的壞消息。從美國經濟走勢來看,今年下半年到年底,美元將有走強的可能,但隨著流動性持續的注入,明年的美元走勢依然承受重壓。” 渣打銀行亞洲區總經濟師關家明,則把美元的走勢歸結為美國政府注資行為與市場自發去杠桿化需求的一種博弈。關家明指出:“美聯儲大筆買入國債的做法,表明政府已經意識到了去杠桿化進程中,美元的緊缺性日益嚴重。現在美國政府說要注入1萬億美元流動性,但這并不能緩解市場去杠桿化而造成的緊縮,因此未來美元的走勢取決于注入流動性帶來的寬松和去杠桿化引起的緊縮,這兩大力量對抗的結果。美元走強,美聯儲會繼續買進國債,而市場還會再度收緊,兩大力量會有一個較長時間的角逐過程。” 但談到歐元、澳元、加元等貨幣的投資價值時,關家明認為,美元的走軟對歐元存在一定威脅,因為歐元區也需要一個較軟的貨幣體系,可能會引發“競爭性貶值”。也就是說未來美元和歐元哪一個更軟尚不能肯定。至于加元和澳幣,他表示,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雖然在全球經濟危機中受影響不比歐美,但這兩個國家進入衰退的周期較晚,受到的打擊尚未顯現,因此一到兩年內可能也會陷入衰退的危機。 看點二: 黃金未來需求不減 美聯儲宣布購買長期國債的消息,立刻引發了金價急速上漲,從低點上漲近60美元,反彈至840美元上方。周四上海金交所黃金9999收盤報204.71元/克,上漲4.31元;上海期貨交易所期金0906收盤報205.28元/克,上漲4.64元。 “美元跌,黃金漲”,美元與黃金的這種反向效應,是促使這一輪金價飆升的主要原因。但從中長期來看,黃金的避險功能仍將推升金價在未來一段時間走強。東亞銀行(中國)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陳柏軒認為,黃金產量減少而需求量增加是支撐金價走高的動力。“中國1、2月份零售消費保持了15%的高速增長,這表明黃金消費大國中國的購買力并未出現減退跡象,同時在美元大幅貶值、歐元區東歐各國出現深度危機時,也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黃金市場以規避風險,求大于供將是未來黃金市場的一個基本判斷。” 看點三: 商品期貨后市難以捉摸 美聯儲宣布向市場注資超過1萬億美元,導致美元急速走軟之后,以美元計價的商品期貨價格大幅上漲。 考慮到美元價格在未來仍有走強的可能,商品價格的后市變化依然難以判斷。荷蘭銀行零售銀行投資產品經理李瑩認為,出于對未來商品走勢的判斷,投資者不妨采取更為中立的策略,選擇一些可以雙向操作的掛鉤商品的理財產品,既能賺取期貨操作中的利潤差價,也能規避一定的風險。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