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由于美國日積月累的債務和失業率問題引發的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一系列猜測,以及日元、歐元、澳元等非美貨幣的持續走強,導致美元指數直線下跌,引發了“全球性”的對大宗商品的避險需求。黃金價格屢創歷史新高,白銀、銅及眾多農產品等價格運行在歷史高位。就連中國股票市場的有色金屬板塊及農業板塊都明顯強于大盤走勢,投資市場對國際大宗商品及關聯衍生品投資增長的預期越來越強。 相比國際市場,中國市場的投資者似乎總是“慢半拍”。拿黃金市場為例,在國際價格接近1300美元之際,眾多國際投資機構開始階段性獲利回吐。對國際黃金價格最為敏感的國際專業黃金投資基金卻并沒有太多舉動,全球最大的ETF黃金基金SPDR自本月20日加倉之后,并未隨國際價格的屢創新高而繼續加倉,反而開始逐步減倉,觀望態度十分明顯。而據中國各黃金相關交易所及各黃金商家公布的數字來看,這一價位附近的中國黃金市場成交量和銷售量都出現了猛增。 在國際現貨黃金價格1300美元每盎司這一價位沒有有效突破之前,支撐眾多買方的因素基本憑的是短期對不斷上漲價格的訴求,總認為不差幾個美元,在心里上肯定:距1300還有上漲空間。另一方面,國際市場對1400美元每盎司的黃金價格已經開始大膽預測,并得到了眾多機構的放大和傳播,目前來看,黃金市場的主基調和氛圍并沒有脫離持續超買的現狀。近日,中國最大的黃金銷售集團中國黃金集團表示,與三年前相比,中國黃金集團的銷售收入達到了382億元,是三年前的4.5倍,利潤達到了24億元,是三年前的4倍。在這方面,中國市場的影響力似乎在數字方面表現得非常有震撼力。 國際黃金價格的形成機制有些復雜,中國市場的需求能否傳導至國際市場,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一方面中國市場的需求預期和投資者的情緒會影響到國際市場,而另一方面中國最主要的黃金交易產品,如紙黃金、賬戶金等只是一個變相的儲蓄行為,無法影響到國際市場的供需,對國際黃金價格的直接影響有限。目前,中國市場能夠參與國際黃金市場交易的機構并不是很多,由其是在匯兌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的當下,中國市場反饋給國際市場的黃金頭寸微乎其微。 接下來能夠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可能會重新回到歐洲及美國市場。 歐元區債務危機雖然已經從最糟糕的時期緩緩而過,但所要面對的是整個歐洲市場的經濟低迷。歐元的相對走軟似乎更容易恢復歐元區經濟,這種說法已經在上半年歐元下跌過程中德國等表現出來的良好貿易數據中得到了驗證。當然,前提是不能引起“歐元”的恐慌性和無序性下跌,那將影響市場信心。日前,愛爾蘭與葡萄牙的金融系統及債務問題再次引起了市場的關注,歐元兌美元匯率即刻做出反應,歐元兌美元已出現連續兩日的下跌,與此同時,國際黃金價格沖高回落。此時歐元如果出現回調,料不會大規模引發避險情緒,反而將短暫抑制大宗商品的需求,而國內投資者往往認為歷史會一模一樣的重演。 今年6月份至今歐元反彈的這段時間里,有一個現象值得投資者注意,與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相比,國際原油價格并沒有出現太大的波動,所以本輪經濟的反彈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工業經濟的復蘇,而是來自全球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刺激。僅原油價格而言,一旦歐元再次出現下跌行情,原油價格及歐洲股市很可能會呈現下跌走勢。 美國方面,政府對出口的要求似乎更加強烈,而相對于發債,應付選舉,爭奪民意等相比,美國寧愿喜歡用發債及激揚的演講去解決問題,這是美國的傳統,也是屢試不爽的策略手段。由于對國際資金的需求,美元匯率在經過了四個多月的下跌之后,存在反彈的跡象及客觀要求。美國雖然通脹預期并不很高,但市場明白,目前的低通脹主要原因是消費的下滑,失業率的升高,而非美元流動性停滯。所以美國政府不會輕易的進行流動性注入,這一點從伯南克的發言中得以驗證。美國一旦開始落實新的金融監管及消費方面的計劃,投資者對美元走強的短期預期自然會出現。 在原油價格的緩慢運動,歐元區系統性債務及銀行問題尾大不掉,美元有望階段性止跌等的前提下,第四季度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黃金價格,出現不確定性的幾率加大,而短暫、深入的回調可能會驗證筆者的這一判斷;回調對于長線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比較合適的買入時機,也是一個壓低投資成本的機會,全球資產價格的普遍復蘇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末出現。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