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聯儲在例行的議息會議和會后的聲明摘要中表示,由于目前核心通脹率較低(1%左右),且可能進一步下降,美聯儲很可能采取擴大購買國債計劃。市場對這一消息反應非常敏感,隨后,美國債券市場提振,美元全線下跌,美元指數跌破80。筆者曾在8月中旬當美元走強時刊文指出美元短期不會持續走強,筆者認為在三個不支持強勢美元的原因中,美聯儲將再次啟用量化寬松政策是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他兩個原因是美國貿易逆差的擴大和二季度低迷的經濟數據。 展望未來,筆者認為美元將持續疲軟,但貶值空間同樣是有限的,理由如下: 首先,美元走弱將有助于美國經濟恢復,進一步的經濟刺激政策也將避免美國經濟“二次探底”。8月份,美國主要房地產數據意外上升,顯示房屋市場的不景氣或將接近尾聲,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新屋開工數大幅增加10.5%,折合成年率為598000套,增幅高于預期。當月建筑許可增加1.8%,折合成年率為569000套。新屋開工和建筑許可兩個數據均顯示美國未來房地產市場有好轉趨勢。8月份,美國不包括運輸設備的其他耐用品訂單增長2.0%,高于1%的預期水平(但受飛機和汽車訂單大幅減少拖累,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交通運輸設備訂單減少1.3%)。核心資本品訂單上漲4.1%(7月環比下降5.3%),核心資本品出口量訂單上升1.6%(7月環比上升0.1%)。三季度以來,經季節調整的核心資本品訂單季環比上升2.1%(二季度季環比上漲了30.8%)。七、八月份核心資本品出貨量(企業設備消耗的替代指標)累計上漲10.3%,超過第二季度,并對GDP貢獻轉正。同時,一些樂觀數據也在支持全球經濟軟著陸:9月份,德國IFO景氣指數升至106.8,達到2007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第二,未來一段時間,對歐洲經濟的樂觀情緒將逐步淡化,因為歐洲三到四季度經濟增長將顯著低于二季度。最近歐洲不利的消息頻傳:一是宏觀經濟領先指數轉向負面。9月份歐元區PMI指數下跌1.5點,至53.6。德國PMI指數下跌2.9點,至55.3,而法國PMI指數略有上升,至55.4,德法兩大經濟體依然是歐洲的火車頭,但上升勢頭已經表現虛弱。二是歐元區訂單有所下降。7月份歐元區的訂單環比下降了2.4%,與6月增幅大致相抵。三是曾在一季度出現復蘇現象的愛爾蘭,經濟又轉為低迷,二季度GDP季環比下降1.2%。此外,與日本和美國采取的財政政策相比,歐元區采取的財政政策更為收緊,這將促進歐洲央行采取放松政策,來緩解不景氣的金融市場。與此相對應,德國10年期債券收益率已低于2.3%。同時,歐元區各國國債利差逐步擴大,以愛爾蘭和葡萄牙差距最為顯著,西班牙與“歐豬五國”的利差同樣在拉大。因此,筆者認為歐洲債務危機雖已過最壞時期,但離完全解決還相去甚遠。所有這些因素都將限制歐元的上升空間。 第三,日本經濟疲軟,日元不會持續走強。如今日元達到了15年內的最高水平。短期內,海外投資者積極買入日元資產,是促使日元相對稀缺、拉動日元指數上漲的主要原因。但筆者認為疲軟的國內經濟無法承受日元繼續走強。從長期來看,日本經濟收縮、通縮嚴重、利率為零,加上國內的人口老齡化趨勢,均不支持其采取強勢貨幣。 筆者判斷日元不會較長時間走強,主要考慮以下三點原因:首先,日本當局已經認識到國內經濟和通縮的嚴重性。經歷了較長時期的無作為,日本央行已明確表示采取非沖銷干預手段,來有效緩解資金量。其次,理論上講,日本央行可以隨時提供供過于求的日元,防止日元大幅上漲。筆者認為,日本央行是否采取這一行為,主要取決于其對物價的容忍程度,目前日本國內普遍通縮,貨幣當局通過非沖銷干預日元可以說是毫無后顧之憂。第三,日元已經升值過度。2008年以來,日元對美元已升值30%,對歐元升值近50%,這樣的大幅升值顯然不能歸因于其國內價格水平的下降,因此日元升值已經太大。所以在日本政府干預下,日元走強的趨勢難以持續。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美元近期雖仍將保持弱勢,但對主要貨幣顯著貶值的空間已經很小。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