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知名期貨經紀商全球曼氏金融控股公司與旗下的全球曼氏金融美國公司在紐約南區破產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而這一事件所引發的市場擔憂是:此后會不會引發類似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時所的金融海嘯。一瞬間,歐盟峰會所帶來的樂觀情緒也蕩然無存。 除此之外,希臘公投的“鬧劇”以及德拉吉(Mario Draghi)臨危受命歐洲央行(ECB)行長又給歐元區的未來添加了幾分變數。 變數一:曼氏破產重創投資者信心 曼氏全球期貨公司申請破產是繼德克夏集團之后在歐洲債務危機中倒下的首家美國金融機構。而且按照資產規模計算,曼氏的破產已成為美國第五大金融機構破產案,也是美國歷史上第八大破產案。 和上個月初被分拆的德克夏集團一樣,曼氏申請破產保護緣于在歐債上過大的風險敞口。 由于曼氏首席執行官喬恩·科爾津認為歐元區領導人不會讓歐元解體,會以高利率發債緩解燃眉之急,因此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高收益的主權債務是樁好買賣,曼氏也因此可以在擁有安全邊際的背景下坐收債務高息。于是,他自2010年底開始在歐洲主權債券上押下重注,共持有來自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時、愛爾蘭和葡萄牙63億美元的歐債敞口。然而他卻沒有料到受此影響,公司自身的債務評級卻被降至垃圾級,被迫申請破產保護。 曼氏的“猝死”使得很多投資者聯想到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的倒閉,不過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事態并沒有這么嚴重。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部執行總經理周金濤在其一份報告中指出,不管是從曼氏與雷曼兄弟之間巨大的資產、負債差距來講(前者資產為410億美元,后者為3600多億美元),還是從美國金融機構資產負債狀況的今昔差別,以及美國政府的態度而言,大家都認為曼氏的破產對美國金融系統的沖擊都不可與當年的雷曼倒閉同日而語。因此曼氏的破產只能算是歐債危機發酵、蔓延的警鐘,遠非系統風險爆發的喪鐘。 然而在一些人看來,曼氏破產保護卻有可能導致危機的深化,同時預示著二次金融危機爆發的序曲已經奏響。 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資官格羅斯(Bill Gross)11月2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曼氏向法院申請破產令全球市場投資者信心遭遇重創。 雖然曼氏的規模與雷曼的7000億美元資產負債表相比規模仍小得多,但卻與2008年第一家倒閉的投行貝爾斯登十分接近。貝爾斯登倒閉后,接下來才輪到雷曼。另外,即便美國的銀行業對歐洲風險敞口較小,那持有大量歐債的歐洲銀行將面臨什么樣的困境?或許,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變數二:希臘公投“鬧劇” 更讓人生氣的是,希臘在緊急關頭之下,又開始了一系列攪亂市場的行動——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提出全民公投,雖然此后宣布取消,但卻嚴重傷害了市場的信息和節奏。 據了解,在歐盟峰會經過千辛萬苦達成一攬子救援方案協議之后,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為了挽回民眾對其的支持,提出要通過全民公投的方式決定是否接受最新達成的系列救援方案。而希臘民眾也只看眼前利益,對于債務50%的減記(規模超過1000億歐元),以及從EFSF和IMF獲得1300億歐元的援助貸款這種雪中送炭的好事持否定態度。據之前的相關調查顯示,有將近58%的希臘民眾反對歐盟峰會達成的救援方案。 名匯國際有限公司首席外匯黃金分析師王迎東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財商》記者采訪時表示:“最近兩年市場一直就歐債問題進行炒作,面臨債務問題的國家壓力不斷加大,而希臘進行公投的消息令市場擔心一旦公投失敗,拒絕接受一攬子救援方案,結果將是災難性的。希臘將會因此失去外部的一切援助,被剔除出歐元區的可能性將極大,而希臘處于違約邊緣,歐債問題再現惡化跡象。 蘇州市投資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周安認為:“在我們看來,希臘內部如果繼續鬧下去,將會是自取滅亡,此情此景不禁讓我們聯想起雷曼兄弟的悲劇。在全球經濟明顯衰退的大環境下,歐盟有可能會選擇明哲保身,希臘若要自焚,歐盟已無能為力。” 不過周金濤認為:“希臘公投不等于歐洲大難臨頭。隨著歐盟危機救援態度的明確與堅定,歐洲銀行業風險資本金的不斷補充、積累,希臘債務違約對歐債危機走向的影響在逐漸下降。即便希臘因公投拒絕救援而爆發全面違約危機,歐洲也已經有能力抵御由此產生的沖擊,并且這種因債務國拒絕救援而造成的危機爆發與歐盟拒絕救援而造成的危機爆發對市場情緒造成的沖擊是顯著不同的。” 不過,希臘取消公投使恐慌的市場情緒重新恢復平靜,全球金融市場迎來一波上漲行情。據希臘總理兩名親信官員透露,由于反對者支持上周歐盟的救助方案以及國際壓力,帕潘德里歐已經宣布取消了公投計劃。 雖然希臘上演了一場“鬧劇”,但有分析人士指出,民眾的短視與政客的民粹傾向已經成為希臘及其他“歐豬”產生高福利,進而造成經濟競爭力下降、財政入不敷出、爆發債務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歐債危機救援過程坎坷曲折的重要原因。只要這個問題不解決,很難說這樣的事情以及衍生出來的后果是否還將重演。 變數三:德拉吉的歐元區“新政” 就在歐洲主權債務問題愈演愈烈,歐洲打算對希臘等國“大輸血”的時候,歐元區經濟重新陷入衰退的風險毫不留情地向歐元區撲來。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數據顯示,不僅歐元區外圍國家經濟處于低迷狀態,德國、法國等核心國家經濟也在逐步放緩,歐洲央行面臨局勢愈加險峻。作為歐洲央行新任掌門人,德拉吉上任之后所采取的降息措施也成為市場的一個焦點。 11月3日,歐洲央行宣布將歐元區主導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1.25%。此次降息意味著,歐洲央行已決定扭轉今年4月啟動的加息勢頭。 不過,王迎東對記者表示:“目前歐元區問題主要集中在債務問題上,而債務問題的本質是一系列問題導致的經濟增長疲軟,降息對歐元區債務問題的解決意義不大。” 在新聞發布會上,德拉吉也表示,歐元區經濟下半年將溫和增長,低利率以及新興市場的增長將幫助歐元區經濟增長,但鑒于經濟前景不確定性較高,歐洲央行仍可能下調對歐元區2012年經濟增長的預期。 面對復雜的局面,德拉吉能否力挽歐元區經濟于狂瀾依然是一個未知數。而他面臨的難題還在于,再多的外部流動性注入甚至是部分的債務減免恐怕都只能起到緩解危機的作用。 不過周金濤認為,根據歐元區經濟先行指標與同步指標之間的運動規律來看,歐洲經濟當前的持續頹勢將會在明年的一季度前后終結,隨后將進入新一輪庫存周期的景氣階段。在2012年,隨著歐洲經濟整體復蘇機會的到來,意大利、愛爾蘭、西班牙三國的經濟也將隨之恢復或者至少是好轉,并且三國在之前推出的財政緊縮計劃的效果到時候也將顯現,進而三國的債務違約風險將在2013年隨之明顯回落。 但不得不提的是,徹底將歐洲拉出債務危機的深淵是個制度性的變革,或許這個時候大家需要借助拉美債務危機的歷史經驗來作為參考。雖然拉美國家在債務危機泥潭十幾年的掙扎中,外部救援方案同樣經歷了一系列的演變,但是拉美國家最終走出債務危機的泥潭,關鍵還在于其經濟體制調整效果的逐漸顯現和上世紀90年代國際經濟環境的逐漸好轉。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