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前,每當香港的黃金供應商西夫(Padraig Seif)詢問起顧客的購買意向時,答案都是一樣的:所有人的目光和資金都投向了火熱的中國股市,他的生意很冷清。 然而隨著中國股市暴跌及金價下滑,近來他的生意又突然火了起來。 西夫是黃金供應商瑞士黃金亞洲有限公司(Finemetal Asia)的共同所有人。他表示,這一變化令他感到十分意外,6月份公司的收入是5月份的三倍左右。 他說,250克和500克的小重量金條的需求尤其強勁,這類產品頗受價格敏感的小型投資者的青睞。 西夫說,他們手中的250克金條已售罄,500克金條庫存緊張。 他還稱,如今有顧客預定黃金,這種情況很少出現。 這與第一季度股市上漲時的需求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稱,第一季度中國黃金進口量下降7%至272.9噸,其中黃金飾品消費下降10%。 但隨著中國股市過去一年的大漲勢頭煙消云散,投資者已損失數十億美元。一周前中國股市遭遇逾八年來最大單日跌幅,7月上證綜指下跌14%。 所以黃金銷售在中國重拾活力也就不足為奇了,畢竟中國傳統上將黃金視為最壞時期的保值工具。 黃金市場的另外一個利好現象是:受美聯儲今年晚些時候加息預期提振美元走強,進而導致金價最近幾周一直下滑。黃金與美元通常呈現負相關關系。 約兩周前金價跌至五年來最低,目前也繼續徘徊在同一區間,主要受美元進一步走強預期拖累。 對于眾多對價格比較敏感的亞洲消費者來說,低價只會增加黃金的吸引力,因為他們認為金價可能不會永遠這么便宜。 亞洲主要黃金零售商周大福(Chow Tai Fook)的一位代表稱,最近客流量以及黃金產品銷量均有顯著上升。 一般來說,由于傳統節日較少,夏季是黃金購買的淡季;而中國農歷新年屬于購買旺季,在這樣的節日中,黃金常常作為美好祝愿和財富的象征成為禮品。 實物貴金屬交易所Bullion Capital機構銷售負責人凱斯(Ryan Case)說,較低的黃金價格正在推高中國需求,盡管目前在中國并不是黃金的消費旺季。 他強調說,上海黃金交易所(Shanghai Gold Exchange)7月每周黃金提取量在60噸左右,遠高于之前幾個月。 中國內地大宗商品客戶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購買黃金,所以黃金提取量數據是顯示中國黃金需求的最有力證據之一。 投資者對黃金的買入興趣似也與平常那種珠寶為主的買入模式明顯不同。 和盛金行(Wo Shing Goldsmith)的經理Alex Cheung說,很多有意讓投資組合多樣化的客戶對金條十分感興趣。 盡管如此,中國股市的震蕩仍可對金價造成不利影響。 Cheung說,有幾位客人來店里賣自己以前存的黃金,以便追加保證金。這是因為在發生緊急狀況時,黃金可隨時兌現,給投資者提供現錢。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