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資金的兇猛流入以及看漲呼聲日益高漲,眼下大宗商品下跌最黑暗的時刻已經結束了。而花旗集團(Citi)作為看漲陣營中的“急先鋒”,該行分析師早在2012年便走在市場的前面。如今,花旗預計美元走軟,加之中國經濟企穩,意味著多數商品市場已經觸底。 隨著中國需求減速,以及全球范圍內多數金屬、糧食和能源產品出現供應過剩,原材料價格過去五年持續下滑。但如今,追蹤22種大宗商品回報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數較1月20日觸及的創紀錄收盤低點反彈多達17%。如果漲幅達到20%,將符合技術性牛市的通用定義。大豆、黃金、白銀、原油和咖啡最近幾個月先后跨過這個門檻。彭博大宗商品指數4月份飆漲8.5%,為2010年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預計大宗商品市場即將撥云見日,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就認為商品市場的基本面并沒有出現可持續的改變,稱美國利率將升高,將造成大宗商品前景持續低迷。 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市場更多的是站在花旗的一方,而對沖基金對商品看漲押注也是升至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自今年3月中旬以來,對沖基金大宗商品頭寸已經增加了兩倍,且對18種大宗商品期貨與期權合約的凈多頭持倉翻了三倍有余,至109萬手。 花旗駐倫敦分析師David Wilson曾在4月25日表示,“大宗商品的資金流入速度比我料想地更快,和之前空頭回補不同,現在多方動能正在積累,部分可能是看到了中國推出刺激措施已支持經濟。因此,現在過分看空商品已經不合時宜了! 數據還顯示,今年投資者已向全球原材料ETF傾注了183億美元的資金;ㄆ煸4月報告中稱,投資在商品對沖基金、ETFs以商品指數基金的資產已經達到3150億美元,創下2015年5月來的最高水平。 Fulcrum Asset Management駐倫敦大宗商品研究主管Fiona Boal也指出,“整體而言,大宗商品市場多半可能已經觸底,或許更重要的是,在價格持續低迷一段時間后供應側開始做出一些重要的響應,包括礦業、農場和油田減產等! 金屬方面,目前銅的供應正在持續收緊,倫敦、上海和紐元交易所中的銅庫存量已經從3月觸及的峰值減少15%。 農產品方面,Oil World周二(5月3日)在報告中稱,由于阿根廷和烏拉圭的洪災已導致南美洲的大豆產量下降,全球大豆供應料較上月進一步削減660萬噸。此外,巴西的旱災同樣威脅到當地的玉米生產,而全球糖供應也會因印度氣候干燥和泰國限產等因素下降。 但是,高盛近期一直認為,商品市場的基本面并沒有出現可持續的改變,稱美聯儲將繼續加息,將造成大宗商品前景持續低迷。對于美聯儲今年的加息節奏,高盛的預期仍是三次,花旗則是最多兩次。事實上,美聯儲今年2月以來一直在淡化加息預期,目前利率期貨的交易員們認為今年只會加息一次。 高盛指出,近期商品上漲只是短期供應調整所致,長期供應過剩問題并沒有解決,特別是石油和鋼鐵行業。該行預計三個月內美國原油(WTI)期貨將跌至每桶40美元,但一年后將反彈至每桶60美元。 另外,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包括Adam Longson在內的分析師同樣也不看好能源。該行在4月25日的研報中指出,“原油的基本面仍在繼續惡化,如伊拉克4月原油出口接近紀錄高位,且美國原油庫存也處于1929年來最高水平!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