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的強弱直接影響著石油的需求,當前的形勢究竟怎樣?發展趨勢如何?伊朗核問題最可能如何演繹?是否會影響到石油的供給?美元與國際油價的聯動性仍然很強,后市如何運行?這些問題一直是妨礙國際油價判斷的核心謎團。此外,近來國際油價緣何暴漲驟跌也是眾說紛紜,到底什么才是其背后的真正主要動因?日前,《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請他們破解這些謎團。 世界經濟:低谷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 陳鳳英: 全球經濟是有周期的。目前世界經濟長波來說是一個擴張期,中波來說則是處于一個收縮期,短波來說也是處于一個收縮期。今年和明年交界的時候可能是世界經濟的一個低谷,低谷是用平的。總體看,世界經濟形勢顯現出較強勢的整理。 全球經濟是有周期的,有高峰和低谷。從上一次石油危機,即1973年的第一次危機以后,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低谷。從長波的理論來講,80年代、90年代都是長波里的收縮期。到21世紀以后,從長波理論講,世界經濟又進入了一個高的增長期。工商銀行(601398,股吧)最近有一個報告與我的觀點比較接近,也是說世界經濟還將有一個高增長,是長波當中的一個擴張期。 長波周期又是高高低低起伏波動的,因為其中又有中波和短波。中波理論的中波周期一般是8-10年,短波理論的短波周期一般是3-5年。當前中波來看是一個收縮期,2001年是一個谷底,很可能明年又是一個谷底,看來這個中波是8年左右,沒有到10年。目前世界經濟長波來說是一個擴張期,中波來說則是處于一個收縮期,短波來說也是處于一個收縮期。 2001年美國網絡泡沫破裂引起了世界經濟的低增長,根據IMF數據,長期低增長的結果是,2001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為2.2%,2002年恢復到了2.7%,然后2003、2004、2005、2006、2007這幾年世界經濟增長都比較快,這5年的平均增長率是4.5%,如果按后4年算的話,則是4.8%,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比較高的增長期。 收縮期的低谷有高有低,世界經濟的周期是熨平的,即低谷的時候不是很低,但是增長的時候相對高。因為世界經濟格局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新興市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比較大。今年很可能是低谷的開始。IMF說今年上半年世界經濟增長好于預期,尤其是美國,原來預測美國是衰退,現在來看,一季度美國是0.9%經濟增長,二季度是1.9%,上半年基本上是2.3%,美國經濟增長下降幅度沒有像預期那么大。 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經濟增長減緩幅度也沒有像預期的那么大。我們預測中國還能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因為上半年GDP增長是10.4%,下半年相對要收縮一下。明年可能是本輪周期的一個低谷。因為下半年來看,美國和包括我們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經濟都可能要低于上半年,因為美國金融危機又出現了第二波段,房利美和房地美出現了問題。兩房出問題不再是次貸問題了。 中國和新興市場出現了CPI高漲。IMF7月份的報告主要講了兩個重點:經濟增長是下行風險,通脹是上行風險。高糧價預測到了,但油價沒有預測到這么高。當然現在油價和糧價回落又是一個好的現象。全球仍面臨著CPI高增長。新興市場有幾個國家已經出問題了,比如,印度、越南。還有拉美一些國家經濟通脹也很高。 所以,世界經濟增長沒有像預期的增長那么好,下降的幅度可能比較大。IMF預期,如果按季度計算的話,世界經濟到今年年底,即第四季度增長只有3.0%了,2007年的第四季度增長是4.8%,2009年的第四季度又恢復到4.3%。世界經濟的低谷可能是今年的第四季度和明年的第一季度。 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中期調整和短期低谷,但這個低谷是用平的。因為過去30多年當中,低谷比方說,1991年,實際上也是有石油危機的,全球經濟增長只有1.4%,1992年、1993年連續兩年持續低增長2%,那么這個低谷是比較低的。后來又出現一個低谷是東亞金融危機的時候,此時的增長是2.5%。2001年美國經濟增長是衰退的,雖然美國經濟衰退沒有持續兩季度衰退,它是一季度衰退和三季度衰退,那一年經濟增長是2.2%。 今年和明年的交界時候可能是世界經濟的一個低谷,是中期周期的一個低谷時期。低谷是熨平的,世界人口增長率一般是1.1%,世界經濟增長還是高于世界人口增長,因此世界經濟沒有進入進入完全衰退。新興經濟體相對不錯,盡管抵抗能力弱有些問題,但仍然一般都保持了5%以上的較快增長;發達經濟體抵抗能力強,現在糧價和原油價都在下調趨勢中,總體來看,世界經濟形勢顯現出較強勢的整理。 供需矛盾:50-80美元才是可持續的油價 次貸危機和游資炒作是高油價的最主要原因。憂慮石油需求減少、美元走強、投機調查和獲利回吐則是油價驟跌主因。150美元之上的高油價肯定會把世界經濟打垮的。今年剩下的4個月里,油價再到150美元左右的可能性減小了。 高油價也是次貸危機的一個結果。因為次貸危機使全球投資的環境惡化,房地產泡沫破滅了,金融股也因次貸危機變差了,很多對沖基金和一些其他基金沒有投資的標的了,從而瞄準了商品市場。他們認為雖然美國和歐洲的股票市場走低,但世界經濟仍可能因新興經濟體的較快增長而有較好的增長,只要世界經濟增長就會有石油需求旺盛,從而石油價格就會走強。基此預期,大量對沖基金等投機資金就進入到石油市場,從而迅速推高了油價。 游資炒作是高油價的最主要原因,單純的新興經濟體需求增長不會將油價推這么高。因此,IEA不得不成立一個專家組對對沖基金等游資炒作進行調查,并將在10月份發表一份報告。美國盡管指責是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石油需求增長拉動所致,但國會也成立了調查組調查投機因素對油價上漲的作用。 另一方面,全球都在關注投機資金在如何炒作,加上IEA和美國國會的調查,從而游資炒作相應收斂。此外,由于投機資金已經獲利了,獲利回吐也是近期快速下跌的主因,因為泡沫制造得越快,那么破裂的時間也就越快。油價明年可能再有所回落,因為美國大選后民主黨可能獲勝,民主黨沒有共和黨的能源利益背景,該黨主張美元堅挺的政策,從而美元政策的變化會導致美元升值,不過由于現在石油泡沫短時間內做到這么大,所以它快速回落。 我認為今年不會再有更高的高點,因為市場的預期心理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如果真的到了150美元之上,肯定會把世界經濟打垮的,因此高油價不具有持續性。世界經濟回落的狀況已經是事實,這樣呢,石油生產商事實上也很理性,比如沙特等都在增加生產,因為他們知道高油價持續的時間不會很長。目前的油價不能認為是已經回歸到供需基本面了。 我認為每桶50-80美元是可持續的油價,此價格對于生產者、投資者來說都是可以獲利的,因為全球生產成本只有每桶20美元左右。西方的高稅收,去年運輸價格比油價漲得還厲害,因為石油主要是海運,還有經濟已經金融化了,隨著金融泡沫的破滅,50美元一桶的價格應該是合理的。每桶50-80美元的價格,對于石油各方來說都有獲利的空間。生產商加大產量實際上也在理性回歸,也怕泡沫真真實實的破滅。所以,今年剩下的4個月里,油價再到150美元左右的可能性減小了。 每桶150美元的油價不具持續性。不過,如果伊朗核問題出現升級的情況,則還會有油價高峰出現,但同時也會使油價泡沫徹底破裂,就是從高位跌落。因為對伊朗問題的預期對高油價也有影響。霍爾木茲海峽對全球石油貿易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通道,伊朗也是一個主要石油生產出口國。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不同,現今來看,誰想控制霍爾木茲海峽都是很困難的。有石油中斷風險,但大規模石油中斷的可能性減少了。每桶100美元上下是可能的。 美元匯率:適度回穩將支持“次高油價” 美元如果繼續超貶的話,很可能會觸及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元處于低谷調整并適度回穩的狀態。石油供應的硬中斷發生難,但軟中斷則會時有發生。高油價還是會存在的,但不是超高油價。對石油資源枯竭問題也大可不必過于擔心。 油價的回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美元的升值。如果美元持續貶值,貨幣多元的現象可能出現,這是美國絕對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未來半年時間,美元相對會回升。美元回升則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對CPI 的回調是十分有利的,從而對新興市場十分有利。我們可以看到,越南的問題就是從CPI 開始的,CPI 升高通脹壓力加大,房地產和股市泡沫破裂,游資外逃。印度也是這樣出的問題,拉美國家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美元目前還是低谷整理,并不是已經到了恢復階段了。應該說美元貶值的底線已經出了。上一個美元的調整周期在1995年,本輪美元貶值是另一個2002年開始的周期,它是相對比較長的,因為連續出問題。世界經濟的格局和各方力量在發生大的變化,它已經到了一個調整階段。 1971年出現了因布雷森頓體系破滅美元大幅調整的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元對美元匯率發生了兩次大幅度調整,這是同盟國間的調整。美元調整都是由于世界經濟的增長、結構和格局失衡所致。在中國加入WTO 的時候,實際上本輪美元調整已經開始了。2002至2006年,出現了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向發達國家流動,加上油價上漲,布雷森頓體系二出現了。然而現在則沒有了同盟國間的調整,失衡的另一方是中國和新興市場以及石油出口國。IMF組織了五方會議也沒法調整,所以出現了美元的惡性調整。 美元如果繼續這樣超貶的話,很可能會觸及美元的霸權地位。俄羅斯明確提出要用盧布計算其呼拉爾石油交易,海灣合作委員會(GCC)表示要在2010年推出它們的貨幣來進行中東地區的石油結算。伊朗則是更明確地提出要以美元外的貨幣結算。美元作為全球石油結算貨幣的地位受到挑戰。6月份,美國總統布什、美國財政部長、美聯儲主席近期都表示美元需要升值。如果以前是隨意說說的話,那么這次則是由衷的希望美元升值。 歐洲的經濟形勢也沒有像以前預期得那么好。因為西班牙已經出問題了,德國、意大利的經濟形勢也不不太好。歐洲很可能要調低利息,從而有利于美元相對走強。美國由于有通脹壓力,原預測美國要升息,后來房利美和房地美出了問題,升息可能要推遲到明年年初。應該說美元調整周期已經步入谷底了,但還在低谷徘徊,下半年美元可能好于預期。 不能說美國經濟很好,根據IMF 的圖表,今年的第四季度美國經濟很可能出現負增長。因為今年初1680億美元退稅的效應要結束了,后來預期美國要出第二個救市方案,第二個方案是增加公共建設投資,不過鮑爾森近期來中國時明確表示還沒有計劃,如果第四季度出現負增長的話,估計第二方案會出臺的。估計美元處于低谷調整并適度回穩的狀態,對于世界經濟的發展應該是較好的消息。 但是世界經濟增長往往有滯后效應,很多問題可能會滯后到今年的年底和明年的年初。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可能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低谷,美元適度回穩,油價適度回落,但不可能完全回落,因為需求的增長也是明顯的。高油價還是會存在的,但不是超高油價,100美元一桶完全是超高油價,不過50美元到80美元一桶是由可持續性的。 今后20年來看,很難有其他能源能在交通上完全代替石油。一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是石油和資源出口國家,隨著近來資源價格的走高,收入增加,經濟增長加快,比如非洲撒哈拉以南國家都有6%以上的增長,勢必帶動自身的石油消費量增長。作為石油主產區的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危機不斷,石油供應的硬中斷發生的可能性較小,但輸油管被襲、油輪被炸等的軟中斷則不斷發生。因此很難回到以前的油價水平。同時,石油生產技術在提高,但石油生產成本在上漲,因為成本低的易開采石油被開采得差不多了。同時,恐怖活動本身也增加了石油成本。 美國每年的人均消費石油量是24桶,中國是1.9桶,原來是2.2桶,總體看在2桶左右。美國GDP 已經到13.8萬億美元了,中國GDP 規模應該說還不是很大。從人均石油消費來看,隨著新興經濟市場的發展,發展中國家人均石油消費還會增長;但發達國家目前的高石油消費模式不可持續。此外,對石油資源枯竭問題也大可不必過于擔心,石油峰值問題大家都在談,峰值肯定會到來但不是現在,我認為20年也不會到,現在的石油資源量每年還是在增加的。也許峰值到來時,那時的技術進步已經可以實現不用石油也可以開車了。 美國利益:油價的“政治升水”依然很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 楊光: 高油價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石油剩余生產能力嚴重不足和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局勢。高油價的時期還沒有過去。目前油價的戰爭升水或者說政治升水仍然很大。美國執政利益集團必須權衡國家利益和其集團利益之間的關系。 油價現在還是一個下降的趨勢,但中間還有可能逆轉,總之高油價時期還沒有過去。實際上,高油價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個原因是全世界的石油剩余生產能力嚴重不足。剩余生產能力是指如果原油供應發生中斷,還能不能找到替代的供應來源來補足這一缺口。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石油剩余生產能力一直在下降,已經由80年代的每天一千三、四百萬桶下降到目前的每天兩百萬桶。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如果真的發生石油供應中斷,一千三、四百萬桶的剩余生產能力,意味著一個大的石油輸出國發生石油供應中斷,還可以通過石油剩余生產能力把這一缺口補上。但現在的情況是,兩百萬桶的石油剩余生產能力意味著一個小的石油輸出國發生石油供應中斷的話,就找不到替代的供應來源了。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主要產油區——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局勢比較緊張,從而給市場的炒作提供了炒點。每當中東地區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的時候油價就會上去,地緣政治局勢緩和的時候油價就會下來,這一趨勢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最近這幾年,其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就是伊朗核問題,我們看到從2003年以后,油價的上漲和下跌的波動與伊朗核危機的高峰和低峰是有一致性的。 最近一輪油價的下跌,準確地說,是從美國國務院表示要在伊朗設立辦事處,以及美國副國務卿參加了六方和伊朗的會談這個時候開始的。就是說,從這個時候起,人們預期美國不會打伊朗。那么這個危機就已經大大緩和了,也就是從這個點開始,油價才從最高點每桶148美元開始下降到目前的位置。 但是,美國和伊朗是不是就緩和了呢?我們看到,伊朗方面態度上仍然比較強硬。而且以色列還不善罷干休。因為伊朗搞出核武器對以色列的威脅比對美國的威脅大。現在是美國大選期間,美國對以色列是處于一個難以控制的局面,相反,它有求于以色列,從而有助于兩黨侯選人獲取選票。無論是奧巴馬到“哭墻”做禱告,還是麥凱恩說如果他當選,他就把美國大使館遷址到耶路撒冷,不難看出兩黨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都在取悅于以色列。 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的行動自由比以前就大了,如果以色列要對伊朗核設施進行襲擊的話,美國是很難控制的。因此說伊朗危機不能因美國方面表示了緩和,就徹底地緩和了。這個危機還會起來,如果說它再有有起伏的話,對油價還會有影響。所以說高油價的時期還沒有過去。單從石油開采成本來說,不應該是目前這么高的油價。因此說,目前油價的戰爭升水或者說政治升水仍然很大。 美國的政治必須找到一個平衡,就是說一方面美國政府所代表的社會集團的利益與美國的國家利益必須有一個平衡。毫無疑問,美國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石油財團的利益,所以它要開發沿海的石油資源,并且油價很高,美國政府也沒有采取應對措施,所以這些為一個利益集團服務的做法是有其局限性的。它不能超越美國國家利益這么一個底線,如果說油價的長期居高不下已經使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從而影響政府執政黨的執政地位,那么他勢必要作出調整。 現在看來這個趨勢已經出現,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今年7月在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調整中,已經把美國的經濟增長率大大地下調了。盡管還有其他原因,但居高不下的油價影響已經顯現出來了。因此,在個時候美國和伊朗鬧得這么僵,在伊朗核問題上他實際上丟盡了面子,但是仍對伊朗采取妥協的政策,其中與美國的國家利益受到了油價影響不無關系。 美國現在已經認識到必須采取一些措施緩和地區緊張局勢,從而使油價不要長期在每桶130、140美元高位之上。從國家利益來講,從其執政黨的執政基礎來講,它現在必須要作出調整。換句話說,每桶130、140美元的油價也不是目前美國執政的利益集團所能接受的,因為他必須權衡國家利益和其集團利益之間的關系,丟了政權什么都不用說了。至少說明他們也認為每桶130、140美元的油價太高了。美國經濟已經受到威脅了,國際貨幣基金的總裁最近說美國已經陷入經濟危機了,格林斯潘也警告說,美國經濟危機論聽到的越來越多了。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要作出調整。 此外,土耳其和庫爾德工人黨的活動也是影響油價的一個因素。伊拉克的局勢也影響油價的因素。如果伊拉克的局勢有所緩和,石油生產能力有所恢復,那么石油剩余生產能力會很快增加,那么國際油價的壓力會大大減少,就不會保持在現在這么一個高位。這些都與地緣政治有關系。 高油價恐怕不是一個短期的事情,對于替代性能源發展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是一個機遇期。對于戰略石油儲備和成品油形成機制改革目前來說,目前時機不是太好,我們要放緩。在這么高油價的時候出臺調高成品油價格的政策,或者在石油價格這么高的時候大量購買石油進行戰略石油儲備,對于我們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穩定都不是很合適,不是最好的時機。現在是大力發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時機。 如果伊朗不停止鈾濃縮活動的話,就有可能受到打擊。當然,這取決于一個判斷,即伊朗什么時候具備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判斷。以色列判斷這個時間很快就要到來了。有些不愿意打擊伊朗的則判斷這一時間恐怕還要三、五年甚至還要長,但是無論如何,以色列是一個最主要的因素,以色列如何判斷很重要。加上美國大選期間以色列的處境比較有利,目前,美國對伊朗的約束力比較弱,對以色列采取行動比較有利。 地區動蕩:因伊核問題開戰的可能性不存在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 朱威烈: 如果以色列要對伊朗動武的話,美國也是不予支持的。當前情況下,因伊朗核問題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存在。六方機制還是要完善的,還是要讓伊朗參加到調和機制當中來。伊朗也會權衡國際社會的關切態度的。 因為伊朗沒有回應國際社會停止鈾濃縮的核心要求,對其的國際制裁看來已經不可避免了。但制裁的內容不會影響到霍爾木茲海峽石油通道的順暢和伊朗的石油出口。如果以色列要對伊朗動武的話,美國也是不予支持的。當前情況下,因伊朗核問題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不存在。 以色列沒有打擊伊朗的中繼站,也沒有能力對伊朗那么多的目標進行空襲。目前來講,以色列還不具備單獨對伊朗動武的能力。伊朗也在不斷地出現新武器,包括它的導彈能夠射到2000公里以上,最近伊朗還表示要搞隱形的潛水艇,伊朗在這方面是有防范的。 目前,美國國內面臨大選。打擊伊朗是要有充分條件的。現在國際社會還是主張通過制裁來增加對伊朗的壓力,迫使伊朗接受停止鈾濃縮的安理會要求,還沒有提出來說外交談判這條途徑已經沒有用了,基本的認識還是在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當然制裁也是外交內容之一。一般來講有三種辦法解決伊朗核問題,第一種是動武,第二種是通過制裁使其回到談判的途徑上來,第三種就是談判解決。現在是第二、第三種辦法結合使用,至少是避免了戰事。 美國對伊朗的政權是有看法的,它不滿意伊朗的政治體制,是意識形態問題,能源也是其經濟利益的考慮,也不能說沒有這方面的考慮。如果要對其動武,推翻其現存的體制,目前國際社會也不予以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是可以的,國際社會可以提供和平利用核能所需要的鈾。現在的問題是伊朗鈾濃縮要停下來。因為鈾濃度達到90%以上就可以轉化為核武器了,伊朗的鈾濃縮又不夠透明,這種情況下國際社會當然是很擔心的。 要解除國際社會的擔心,哪怕是暫停,伊朗也是應該做的。同時,還應該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隨時核查。目前來看,盡管國際社會給了寬限期,但伊朗也沒有停止。制裁看來難以避免,但制裁強度和范圍,六方機制和安理會將來會討論。今后還是要雙軌來走,一方面,六方機制還是要磋商,另一方面與伊朗的接觸還是要加強。我認為,六方機制還是要完善的,還是要讓伊朗參加到調和機制當中來,不能讓當事國在外面,應該讓伊朗了解國際社會的重大關切,伊朗也不應該不回應。 伊朗也會權衡國際社會的關切態度的。從伊朗國內社會考慮來看,明年是伊朗的大選年,領導人選舉是不是有變化,國內的政治力量會不會發生變化,主張回應國際社會的政治力量是否會增長,有很多因素都在發生作用。下一步國際社會肯定要討論如何制裁,會進一步觀察在新的制裁后伊朗的態度如何。當前美國動武的條件不具備,至少在美國大選以前的可能性不大。美國的國內政治一直就是高于國際政治,否則會影響大選選票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室主任 邵峰: 以色列即便炸了伊朗的核設施,也沒有能力在一夜之間對伊朗的其他軍事設施進行摧毀,估計幾年內沒有解決的可能。對美國來說,還沒有到火燒眉毛的“臨界點”,在面臨大選換屆的最后幾個月里估計不會“惹事”的。 暫時看,伊朗核問題解決不了,不會打仗,不過也不可能太樂觀,估計幾年之內解決不了。沒有證據表明伊朗在搞核武器,不過假如一旦證明了伊朗在搞核武器的話,以色列和美國都不會沉默的。如果美國要打擊伊朗的話,估計也不會以占領為目的,最可能采取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把核設施基地炸掉就達到目的了。相對于美國來說,以色列更著急。美國總統快換屆了,估計布什在這個時候不會再“招事”的,估計布什不會解決這個問題了。 以色列其實也是心理戰為主,對于以色列來說,如果打了伊朗,對它有什么好處呢?可能會招致伊朗的報復,如果美國打的話,伊朗可能還不了手。但伊朗的導彈是可以達到以色列的,如果以色列對伊朗予以打擊,伊朗對以色列用導彈還擊的話,由于以色列的地域較小,威脅還是很大的。 目前,美國不具備打擊伊朗的條件,在面臨大選換屆的最后幾個月里估計不會“惹事”的,不然,就有可能影響共和黨的上臺。估計以色列打擊伊朗的能力不足,在打擊黎巴嫩時就很吃力,即便炸了伊朗的核設施,也沒有能力在一夜之間對伊朗的其他軍事設施進行摧毀。因此說,幾年沒有解決的可能。對美國來說,還沒有到火燒眉毛的“臨界點”,近期內是不會打擊伊朗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