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本身沒有意義,它的意義在于被人類發現、開發和利用,人類這種行為本身沒有什么錯誤,但是當原油這一有限資源被透支再加上人類無限的貪念,同時又被貨幣標簽后就自然而然的從有限資源演變成了商品、籌碼和工具。人們開始通過各種“高智商”行為對其“掠奪”和“利用”,即使在人類已經意識到這些行為是在對賴以生存的星球進行惡意透支后,這種行為還在繼續,對人類來說是不是一種無奈的致命錯誤?而支持這一行為的最大原因還是二個字——“貪婪”! 2008年8月13日,備受關注的美國紐約商交所原油期貨價格跌到了113美元/桶。單單從113這個數字看油價當然并不低,但如果跟7月12日攀上的歷史高點147美元/桶相比,已然跌掉了23%。1個月之內就跌掉23%,令人不禁聯想起中國股市今年以來的慘重下跌。雖然美國油市和中國股市之間并沒有什么直接的必然聯系,但是其暴漲暴跌背后的根本原因之一或許是相通的,即非理性的過度炒作后必然是理性的回歸。 那么,對于油市而言,是什么樣的一些因素觸發了油價近期的回歸呢?近段時期,供求關系緊張、美元疲軟、地緣政治擔憂、資金推動等等這些一度被市場當成油價上漲推手的因素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首先可能在于市場對石油供求關系預期的改變。需求方面,可以從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和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兩個部分來看。 從發達國家市場需求來看,高油價導致美國等發達國家石油需求下降逐步明朗化。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下屬機構國際能源署在8月份的石油市場報告中稱,預計美國今年的原油消費量將減少3.1%。但美國原油消費量的減少可能會被中國的需求增長所抵消一部分;預計中國2008年的原油消費需求將增長5.6%。 國際能源署下調了對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的預期,主要原因是美國需求預期的下調。這家機構指出,鑒于美國和歐洲消費者們的石油消費減少,同時歐佩克和其它原油生產國提高原油產量,從石油市場的基本面上來看,原油和成品油的供應緊張局面已經得到緩解。 從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需求情況來看,一度被看重的中國因素一時之間似乎也顯得不確定起來。最近幾年,中國一直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主力軍。愛聽也愛講故事的投資者仍將中國因素當成一個炒高油價的重要借口。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研究機構認為,中國經濟步伐放慢的速度可能要比市場所預想的要快,中國對油品需求的增長速度也開始變得風雨飄搖。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但其原油消費量僅占美國的三分之一左右。雖然中國需求在近年來石油需求的增量部分中起到相當大的貢獻,但與龐大的需求存量相比,中國需求所占比重仍有限。7月份,雖然中國的汽柴油進口量均創下了歷史新高,但這主要與奧運會期間的保障供應有關,隨著奧運會的結束,中國的汽柴油進口需求可能也將隨之回落。 除了最根本的供求因素,在近階段油價的大幅回落過程中,美元反彈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近期美元指數不斷走強,非美貨幣集體下挫。而美元出現如此強勁走勢原因在于,美國近期披露的一些經濟數據略有改善,同時相對于已經傳出太多負面消息的美國經濟而言,歐洲及澳大利亞等一些經濟體所面臨的經濟下滑風險似乎才剛剛開始。由于目前美國所處經濟環境好于歐洲及其它經濟體,短期內美元仍有上漲可能。但是,由于美元的走強似乎更多是由“比較優勢”所造成的,而不是因為美國經濟已出現好轉的跡象,因此美元的反彈能持續多久仍為未知數。此外,從長期來看,如果美元指數大幅上升,將不利削減貿易赤字和增加就業,增添復蘇壓力。而歐元等非美元貨幣的下跌也將改善貿易條件,緩解其經濟前景,這些因素可能也會限制美元的反彈高度。 第三,再來看看一度成為油價強力推手的地緣政治擔憂,其實在在油價下跌過程中并未消失。格魯吉亞的隆隆炮聲并未對油價起到應有的支持作用,顯示跌勢一旦形成,本應推升油價地緣政治沖突事件對趨勢的影響也就顯得微乎其微;仡櫽蛢r自07年以來的上漲之路,尼日利亞、伊朗等產油國的沖突常常會成為油價再上新臺階的重要理由之一,在根本性的供求擔憂下,地緣政治擔憂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一個市場作多的借口。 第四,資金推動因素。期貨交易實行保證金制度,其杠桿特性實際上也對期貨價格起到了助漲助跌的功效。巨大的利益驅使下,各路資金一方面發表看多言論,一方面染指油市,進一步放大了油價的漲幅。有機構早早將油價唱到了每桶200美元,當然隨著油價的回落,該機構也已隨行就市,下調了對油價的預期。此外,對沖基金削減看漲油價的多頭頭寸規模也是導致油價穩步下跌的原因之一。 油價1個月跌掉20%,的確有些出人意料,但考慮到油價自07年年底以來累計漲幅較大,目前的下跌也就不足為奇了。在期貨市場上,當油價突破每桶80美元的時候,已經不能用市場供求關系來解釋和支持,更多是由資金推動,資金的偏好對價格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供求關系預期的改變和美元的反彈可能是將油價從歷史高點拉下來的兩大重要因素。不過,市場素來更關心未來,下跌已成現實的情況下,市場目前更關心的還是油價是否還會繼續跌下去,是否將就此一蹶不振,抑或這次的調整僅僅是這輪商品牛市中的一段小插曲。 在中短期走勢預期方面,分析師各有見地:樂觀派調低了油價預期,但仍預計還會上漲到歷史高點147美元。沒那么樂觀的人則預計漲勢已盡,但可能會保持在100美元以上,低油價時代已經終結。不過,認為油價中短期(此指3-6個月)見頂的人似乎正越來越多。 樂觀派中,高盛預計,未來3個月,原油價格將上探每桶145.30美元,而未來1年內油價或上探147美元。而巴克萊則預計,第三季度原油平均價格或在每桶128.20美元,油價或將在每桶115美元至140美元區間波動。這家一貫持樂觀態度的銀行認為,可在目前的價位買進。 不過,也有人似乎沒那么樂觀,對油價的下跌目標直指100美元。群益證券分析師認為,中短期看,油價漲勢已盡,但可能仍會維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他指出,油價在120美元以上是明顯的泡沫,80-100美元應屬合理價位?傮w來說,40、50美元油價的廉價能源時代已經終結。 至于更長期的走勢,目前市場似乎更為一致,即要想依據油價近期的回落來推斷大宗商品長期趨勢已發生逆轉,為時尚早。目前油價走低主要由市場人氣驅動,市場正在尋找底部,關注油價可能會在什么價位觸底反彈。 一旦美國經濟復蘇,能源需求大幅增加,同時供給增長緩慢,不排除油價未來回升的可能性。安信證券在報告中指出,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新興經濟體通脹壓力減輕,經濟緊縮政策可能不會持續。如此,大宗商品需求將重新回升。因此,大宗商品價格只是一個短期調整,而非長期趨勢的逆轉。 本輪大宗商品的大牛市中,油價可能已出現了大周期的第一個波峰,從歷史走勢與經濟周期的關系來看,油市的中期(此指2-3年)調整不可避免,但在經濟調整過后,需求的復蘇還有可能會推動油價走出更高波峰。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