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博弈》一書所涉及的場景是錯綜復雜的,既有國家和公司利益的相互交織,也有利益沖突、戰略制定、局勢誤判等的精彩博弈,甚至還穿插了一些愚蠢而荒唐可笑的行動。但它的敘述是極其巧妙的。” ——美國前國防部長、前能源部長 詹姆斯·施萊辛格 或許有人已經遺忘,在2001年3月的時候,國際原油價格僅為25美元/桶,到2005年國際油價平均也就40美元/桶。從2006年到2008年,國際油價瘋狂飆升,2008年7月11日最高曾達到147美元/桶。如今僅兩個月時間,國際油價已經跌至90.86美元/桶。現在,我們想知道國際油價何時能夠回到2001年的25美元/桶? 國際油價的這般過山車似的行情對國際甚至對中國經濟影響究竟幾何呢?丹尼爾·耶金的《石油大博弈》一書這時非常恰當地在中國出版。該書揭示了世界正面臨的“石油恐慌”對國際國內經濟的巨大影響。 2008年9月,在北京索菲特大飯店五層展開了一場關于《石油大博弈》一書的大討論。《石油大博弈》作者丹尼爾·耶金和財經評論家水皮等參加了此次研討會,探討了近期油價的走勢,以及國際油價對中國金融的影響。《證券日報》記者記錄并摘取了部分精彩的對話以饗讀者。 水皮:我們現在比較關心的是油價會不會跌破100美元。另外,隨之相關的,這一輪的石油危機或者說原油價格泡沫算不算破滅? 丹尼爾·耶金:談到石油價格的回落,其中有一大點很重要,美元的升值影響。當然除了美元升值影響,還有對石油需求的減弱。石油需求的減弱影響到的不光是石油這個產品,還影響到別的礦產資源需求。最近我們看到去年全球需求增長將近130萬桶,而今年目前看到的只有它的一半,大概是65萬桶,我們認為油價估計會跌到80美元左右。當然另外我也想強調一點,油價的走向也深深受到全球經濟走勢的影響。 趙宏圖:我來自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我主要從事能源安全和能源外交問題的研究。在平時的研究過程中看到您的很多關于能源安全的文章,剛才您也談到全球能源安全和中美合作方面的問題。 在您的書當中提到自給自足的能源戰略已經在1993年畫上了句號,現在中國面對的是如何應對這種積極的對外關系。平時我看您文章的時候也談到能源獨立是不現實的,是不可能的。就個人而言,我非常贊同您的觀點,但是現在觀察美國的大選,前一段美國很多人談能源獨立,布什提出在若干年內把美國對中東的石油依賴降低75%,最近參加美國大選的兩個候選人,無論是奧巴馬還是麥凱恩,都提出能源獨立,你怎么看待這個現象? 丹尼爾·耶金:這是非常好的問題,在這個會議之后,我馬上會去美國國會參議院石油專會坐陣,因為在美國的參議院很多人也會提到能源獨立的問題。這個問題政治上來說是非常吸引人的問題,使大家覺得很動心。但是這跟事實是不相符的,因為美國石油的三分之一來自于它的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來自于中東的石油進口事實上還是比較低的。當大家說能源獨立自給的時候,更多的是象征性口號的問題。我認為大家應該更關注的是能源的安全問題。 現在都知道中美兩國跟別的國家一樣,都是生活在貿易、金融、能源的全球經濟圈的環境下,大家都知道這是一種正常的生活,所以咱們討論的問題是如何使自己的安全供應不要太脆弱。我認為如果要解決能源安全的問題,非常重要的是中美兩國能做什么。中美兩國要互相理解,互相合作,互相協作。作為劍橋能源,我本人以及劍橋能源的同事非常關注這一點,在我們平常的工作中致力于推動這種合作理解,致力于使得能源安全問題進一步改善。 嘉賓提問:耶金教授您好,我還沒有拜讀您的著作,但從今晚您的演講當中我聽到的最多的詞是“合作”,關于能源的安全問題、中國與美國的合作。我的問題是,美國政府的政治家,還有美國知識界的精英,如果把國家安全和石油安全用一個態度對待的話,從以往的歷史來看,我實在看不出是美國的政府持有這種合作的態度。如果我們回首看,無論是對中東問題的處理,對于京都意向書的拒簽,還有對自己經濟問題的處理,美國往往抱著與鄰為壑的態度。我想問一個問題,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是不是真正能看到美國的政治精英,包括商業精英確實抱著合作的態度,還是說只是把這種合作態度作為口號,作為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要求? 丹尼爾·耶金:您的這個問題是非常有思想深度的。我想強調一點,在美國大家的想法并不是都一樣的,不是都是單一的想法。當然目前因為是在競選年,作為兩黨競選的過程中,總會尋找一些跟選民能夠引起共鳴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并不一定真正是好的。從選民的角度來說,因為目前美國的經濟消退,包括金融危機,使得選民的心態比較悲觀。 在昨天我還跟現任政府總統辦公室的高級官員會談,我們會談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如何在中美之間建立比較好的合作基礎。作為現任美國政府,他們希望能夠搭建這樣的基礎,這種基礎能夠在現任政府下臺之后,下一任政府也能夠接著去執行。在未來一兩個月,大家會看到這一屆政府采取的很多措施,這些措施希望能夠使得未來有一個比較強有力的、多渠道的、經常的對話機制。當然現在大家也意識到有很多背景的噪音對中美關系有負面影響,而我個人的經驗看到很多在美國非常有影響力的人認識到中美關系在未來是根本性的關系,我對中美關系未來是充滿樂觀態度的。 水皮總結發言:中國成品油漲價能否盡快地改革,對資本市場影響太大。油價漲還是跌,我不是特別在意,我希望價格能夠反映出真實的供求關系,能夠起作用。它的價值規律能夠起作用。但是恰恰在過去一年中,對于國內來講是價值規律失靈的過程。所以出現國際油價漲,中石油、中石化跌得沒完沒了。國際油價跌,他們也跌得沒完沒了,這個對市場的影響是相當大。 解鈴還需系鈴人。為什么說解鈴還需系鈴人,現在的市場不穩,政府的因素我們不說,從指標圖的角度來講,中石油、中石化就是因素。相對的價值來講,它跟H股還有一個30%的溢價。而現在金融股、A股跟H股基本上是倒掛。從這個角度來講,它本身是有持續調整的空間。從絕對價值來講,它還沒有把虧損的預期變成盈利的預期。也就是一開始我問耶金教授油價到底能調整到多少。在目前政策不變的情況下,成品油價格管制不改革的情況下,國際原油價格調整到90美元左右,甚至調整到80美元左右,中石化的盈利預期才有比較充分的保證。在這個架構上是盈利的,如果漲上去是變虧損的。這個恐怕也是我們經濟體制改革,在生產要素關鍵點上的改革落后于經濟大勢,這是我們的代價。當然我們也希望中國政府盡快推動改革,不然的話對市場影響巨大的兩個板塊都處于虧損,一個是能源板塊,另外一個電力板塊。說電煤價格也是一樣,跟成品油、跟原油的關系一樣。原油跟國際接軌,成品油不接軌。煤也是這樣,煤市場化,電價不是這樣,導致石油板塊虧損,電力板塊虧損。其他的上市公司,哪怕平均業績增長在4%以上也沒有用。所以這個市場的確是很有意思的,不光投資者反思,更關鍵的是中國政府要反思。這種情況肯定不能持續久的,所以6月13日中央的會議之后,政府一定會做重大調整,而且在奧運會之后一定會加大調整力度。肯定不能拿中國人的錢,中國相對來講是窮人居多,怎么能拿窮人的錢補貼全世界,尤其是在石油的問題上。 歸根結底,資本市場也好,國際油價也好,反映出來的一個問題是中國體制改革需要不斷升華,尤其是生產要素的環境上,必須徹底的推進,否則的話類似油價暴漲,中石油反而虧損的悲劇還會重演,還會破壞我們對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