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國慶長假期間,紐約原油再掀新一輪跌勢,截至6日,油價亞洲電子盤報價已跌破90美元/桶低點。美國政府“救市”前景不明、美元指數上沖以及資金流動性不足加劇市場跌勢,紐約原油在冬季取暖油消費季節到來前,有望考驗80美元/桶關口。 華爾街投行相繼倒下引發的動蕩,波及全球金融市場。盡管布什政府火速制定了7000億美元的金融援救計劃,但由于國會不信任和納稅人的反對呼聲,獲得眾議院通過的過程經歷了一波三折。7000億美元難以對美國這個龐大經濟體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從上周五美國國會通過救援計劃后的市場表現來看,市場并不是信心十足,反而表現更加悲觀。救市變成了不得已而為之,而且還有面臨美國總統更迭后政策貫徹力度和后續措施空間等諸多未知因素。 紐約油價在短短一個月里,如過山車般經歷了110-90-110-90美元/桶的劇震,這與美元匯率動蕩密不可分。動蕩的外部環境和浮躁的市場情緒,令行情對決策甚為敏感。上周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非農就業人數連續9個月下降,9月的下降速度為5年來最快,可見美國勞動力市場持續疲軟,經濟前景進一步惡化。 與此同時,美元指數在上周再次突破80大關,當前美元上漲,并非代表美國經濟走出低谷的信心,相反襯托出市場認為其他非美貨幣高估,形象地說就是看誰的經濟更糟。在布什政府剛剛提出7000億美元救援計劃時,西方七國卻出現不急于救市的表態。盡管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的會議有救援之意,但多國組成的歐盟實際執行力度顯然不及美國。況且歐洲經濟在二季度經歷了歐元問世以來的首次下滑,15國GDP比第一季度下滑了0.2%,歐盟27國GDP則同期收縮了0.1%。由于此前通脹上升給服務業和制造業均帶來不利影響,歐洲和美國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也都在低位徘徊。 目前歐美金融市場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流動性匱乏,加之擔心未來需求恐受衰退波及影響,各個機構紛紛從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撤離頭寸兌現。根據筆者統計,7月初以來,各類商品總持倉和CFTC統計的商品非商業頭寸凈持倉有了明顯的下滑,美國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上周末公布的截至9月30日當周的各類商品分類持倉報告顯示,原油非商業部位的多空頭寸均遭到減持。過去幾年,能源市場的投機力量曾對牛市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目前的集體撤離動作則在迅速擠出泡沫。目前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總持倉水平僅有70萬手左右,較今年春季峰值110萬手水平衰減近四成。從期貨的角度來看,即便同樣的基本面出現,持倉水平的下滑也意味著油價難以回到13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區間。 綜上所述,由于經濟下行風險引發未來需求衰減擔憂作用,紐約油價將在未來數月以向下尋求支撐走勢為主。非美貨幣拋售引發的美元強勢再起以及投機力量撤離,則令近期油價走勢雪上加霜,跌破前低后恐有望迅速抵達80美元/桶水平。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