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引發“海嘯”,席卷實體經濟,美國次貸風潮進一步向歐洲等國蔓延,冰島甚至面臨國家破產。各國政府緊急行動,表態聯手救市,向金融市場流入流動性。雖然政策的強勢介入并沒有立竿見影,原油等商品仍處于下行通道之內,但隨著連續的政策措施出現,臨近月末,跌勢暫現緩和跡象。油脂市場雖然弱勢仍在,但跌勢趨于緩和,不過油脂品種間的分化依然存在,棕油仍受困出口放緩引發的庫存壓力,跌勢未已。而豆油(資訊,行情)已經在原油和大豆(資訊,行情)的影響間重新尋找平衡。菜籽油(資訊,行情)則開始關注國內影響。
面對農產品市場通過期貨傳導引發的強震,我國開始頻繁出臺救市措施,提價收購主產區大豆150萬噸,菜籽60萬噸,并提前公布小麥(資訊,行情)、稻米的2009年最低收購價標準,顯示了在“亂”市中,國家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明確政策指向,也起到了一定的穩定市場的作用。在國內外針對金融市場、農業的各類政策刺激的影響下,市場趨穩傾向逐漸明朗。
總體而言,10月美豆油指數波動區間在(45.77-31.46);馬棕油指數波動區間在(2033-1354),外盤油脂繼續引領跌勢,國內油脂市場被動跟隨,節后跌停拉開極端行情頻繁出現的序幕,由于沒有電子盤交易的緩沖,漲停跌停頻繁出現。豆油指數波動區間在(7827-5860);棕櫚油(資訊,行情)指數波動區間(6177-4333),由上月領跌轉為跟隨豆油波動;菜籽油波動區間(8000-5964)。本月內,加速下挫,月末跌勢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