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在本周一結束了市場強烈關注的一次會議,限產保價的議題再次無果而終。國際油價聞訊大跌,再次跌穿50美元大關后,連跌幾日,至周四晚上已跌到43美元,為什么OPEC會容忍油價如此大跌而不采取行動呢?也有人問,這次的油價下跌是不是美國人針對俄羅斯的另一方面陰謀? 筆夫認為既然是陰謀,那就不是其他人所能隨便猜透的。1986年的那次油價下跌現在可以證明確實是美國政府有意修理正如日中天的前蘇聯所為,時間可以證明一切。但是這次,美國人首先是自己惹下了大麻煩,但客觀上,那些*高油價維持國家財政運轉、在政治事務中刻意與美國為敵的一些產油國確實因為油價下跌而受到重創,這一點也的確是美國人所樂觀其成的。油價大跌導致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的財政狀況趨于惡化,這正是美國人所希望看到的。 讓人感到驚奇的是,在史上最為猛烈的一次油價下跌中,歐佩克表現得好像無所作為。這個問題能讓人回頭審視這個組織的歷史行為,除了在組織成立之初的1973年那次石油大漲價中表現出一致與團結之外,以后在歷次的價格波動中,由于利益訴求的不同,OPEC都是在一片爭吵和混亂之中度過的。 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國際上再次爆發石油危機,油價再次出現暴漲,但是OPEC中的最大產油國沙特和第二大產油國伊朗之間在油價問題上卻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富于遠見的沙特石油部長亞馬尼奉行供需平衡政策,不允許油價出現非理性暴漲,而伊朗一貫主張實行高油價政策,這樣的政策分歧一直延續至今。 利雅得政府在油價政策上完全聽命于華盛頓,而伊朗、俄羅斯、委內瑞拉無論是從國際政治還是國內財政考量都不遺余力地維護著高油價。在歐佩克內部,達成一項具有實質意義上的限產保價協議已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這一現象在兩個月前OPEC聲言要減產的時候筆夫就在文章中提醒了各位,當時油價還在80美元之上,筆夫的觀點是,當油價還處于暴利區間時,成員國不可能應限產達成一致,即使達成紙面協議的一致,實際操作過程中成員國也會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在油價跌至谷底前早日鎖定利潤。 果然,上個月月底OPEC會議再次因為兩大陣營的嚴重分歧而擱置了限產動議,將這個難題留待12月的會議。當然,12月會議上各方有可能達成一個中等強度的減產協議,但是其效果也很難估量,它有可能阻止價格的進一步下滑,但要實現伊朗所希望的向上反轉的效果恐怕是不可能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