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際原油價格的暴漲暴跌一度令中國地方煉油工廠掙扎在停產、倒閉的邊緣。而去年年末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完善似乎給地方煉廠打開了一扇希望之窗。但種種跡象顯示,今年地方煉廠的形勢仍然不容樂觀。由于需求急劇萎縮,加上“燃油稅”的開征,業內預期將有一半地煉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去年上半年,由于燃料油價格跟隨原油水漲船高,成本高企的地方煉廠不得不以減產或檢修名義停產。稍微幸運一些的則成為兩大集團的代工廠,通過代加工原油賺取少量加工費。 中國化工網數據顯示,地煉企業最集中的山東省,從2006年至2008年間,大約1300萬至1400萬噸/年的常減壓裝置投產,目前山東地方煉油行業21家煉廠總的一次加工能力高達4500萬噸/年。由于缺少國家財政補貼扶持,地方煉廠在國內外油價嚴重倒掛的時刻基本上是越煉越虧。為此,各大地方煉廠大都維持在最低生產狀態,但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敢隨便停產。“因為一旦停產,系統重啟的高昂成本根本無法承受。”山東地煉企業一位內部人士說。 在此期間,山東地煉樣板企業山東海化投*了中海油,此舉被眾多業內人士認為是地煉企業擺脫困境的出路之一。 到了去年下半年,國際油價在沖高后突然逆轉,并一度跌至40美元以下的低位。油價的下跌使國內煉油成本驟降,地方煉廠原本指望借此良機可以開足馬力生產。不料,與油價跳水相伴的是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并波及國內實體經濟,導致成品油市場需求嚴重萎縮。雖然煉油環節虧損不再,在供大于求的形勢下,煉廠出貨卻又成一大難題。 此后,國家出臺了成品油價稅費改革,通過增收消費稅的方式對成品油開征了“燃油稅”。由于燃料油也被歸入征收范圍,地煉的境遇更加雪上加霜。 “目前,降低庫存成為煉廠首要任務。但今年1月1日起,燃料油消費稅稅率從每升0.1元大幅提高到每升0.8元。據此計算,方案實施后,意味著每噸燃料油消費稅為811.6元,較調整前的每噸101.45元/噸,猛增了710.15元/噸;考慮到消費稅部分仍要征收增值稅,因此每噸燃料油實際增加成本高達830元左右,這對企業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山東地煉一位老總對記者說。 中國化工網專家表示,燃料油消費稅大幅提高后,地方煉廠或將有一半面臨遭淘汰的命運。 記者另外了解到,山東地煉企業已決定于今年3月份召開地煉峰會,共商脫困大計。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本站微信公眾號:
長按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紙金網微信號: wxzhijinwang
|